
镌刻連瑣圖案的宮中小門,亦指代朝廷。《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二·漢宗廟樂舞辭》:“霧集瑤階瑣闥,香生綺席華茵。” 唐 儲光羲 《奉和中書徐侍郎中書省玩白雲寄穎陽趙大》:“泛灧鵷池曲,飄颻瑣闥前。” 明 張居正 《壽漢涯李翁七十序》:“諫議官瑣闥,為耳目之司,非可一日闕者。” 清 金農 《寄贈于三郎中山居》詩之二:“彤闈瑣闥了前因,省直年光夢未真。”
“瑣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分析:
“瑣闼”核心含義為裝飾連瑣紋的宮門,并常代指朝廷或宮禁,多見于古典文獻。若需引用,建議優先依據《樂府詩集》、唐詩等古籍用例。
瑣闼(suǒ tà)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瑣碎、細微的事情。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左邊是“王”字部首,右邊是“門”字部首。它的總筆畫數是13畫,其中“王”的部首筆畫數是4畫,“門”的部首筆畫數是8畫。
瑣闼這個詞的來源并不十分明确。一種說法是來自《孟子·梁惠王下》:“民無疾病,王乃能安。故夫安民之道,惟百姓無疾病也。今将知事之艱難莫如保境者,然後夫石胸闼指矣。”另一種說法是出自明代楊慎《牧雲筆談》:“昔人謂末學小節皆似瑣闼,能強記之,何必索費發明舉賢?”
在繁體字中,瑣闼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例如古代的“王”字部首并不是現代的這個形狀,而是一個上半部圓弧,下面長直線的形狀。而“門”字部首的寫法也略有差異,現代的門字是兩個完整的簾門,古代則隻有一個完整的門的形狀。
以下是一些關于瑣闼的例句:
1. 忙于瑣闼的事務,常常讓人頗感煩躁。
2. 他總是沉迷于瑣闼之事,而忽視了更為重要的事情。
與瑣闼相關的組詞有:瑣事、瑣碎、瑣細。
瑣闼的近義詞包括:平淡、細枝末節、雞毛蒜皮。
瑣闼的反義詞包括:重要、大事、要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