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步的意思、馬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步的解釋

[pas de cheval] 像馬步似的芭蕾舞步

詳細解釋

(1).馬神名。《周禮·夏官·校人》:“冬祭 馬步 。” 鄭玄 注:“ 馬步 ,神為災害馬者。” 唐 張說 《大唐隴右監校頌德碑》:“若夫春祭 馬祖 ,夏祭 先牧 ,秋祭 馬社 ,冬祭 馬步 ,敬其本也。”

(2).騎兵和步兵。《南史·梁紀上·武帝》:“﹝ 蕭衍 ﹞仍遣 曹景宗 、 蕭穎遠 領馬步進頓 江寧 。”《元典章·刑部十三·防盜》:“隨州府驛路置廵馬及馬步弓手。” 清 魯一同 《檄鳳颍淮徐泗宿海八府屬文》:“馬步并進,更番休息。”

(3).馬行進的步子。《西遊記》第六五回:“師徒們也自尋芳踏翠,緩隨馬步。”

(4).武術或體操的一種動作。兩腳分開與肩齊,大腿放平和小腿約成90度角。此姿勢使自己牢穩不動,便于迎擊對手。 魯迅 《呐喊·阿Q正傳》:“ 阿Q 連忙捏好磚頭,擺開馬步,準備和黑狗來開戰。” 高雲覽 《小城春秋》第二章:“ 劍平 也鐵青着臉……站穩了馬步,準備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馬步”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一、武術/體育動作

指武術、體操等訓練中的基礎姿勢,需雙腿分開與肩同寬,半蹲呈穩定姿态,大腿與小腿約成90度角。此動作能增強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故有“入門先站三年樁”的說法。

二、軍事術語

  1. 軍隊編制:古代指騎兵(馬軍)與步兵的組合,如《南史》記載“領馬步進頓江寧”。
  2. 行軍步伐:指馬匹或軍隊行進時的特定步法,強調穩定性訓練。

三、其他含義


提示:現代語境中,“馬步”主要指武術/健身動作,其他含義多用于古籍或特定領域。練習時需注意膝蓋不超過腳尖以避免損傷。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步的意思

「馬步」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指的是一種特定的站姿或行走姿勢,常見于武術訓練中。馬步是用雙腿分開,腳尖朝外,身體處于穩定狀态的一種姿勢。

部首和筆畫拆分

「馬步」的部首是「馬」,其拆分的筆畫為「馬」字的9畫和「步」字的7畫。

來源與繁體

「馬步」一詞來源于漢語,拆分為「馬」和「步」兩個字。在繁體中,「馬步」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馬步」的寫法與現代漢字一緻。

例句

1. 學習武術的第一步,就是要練好基本的馬步。

2. 馬步的站穩,是武術技巧的基礎之一。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馬術、馬匹、步伐

近義詞:馬步的近義詞包括站姿、行走姿勢。

反義詞:馬步的反義詞包括前傾姿勢、後仰姿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