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芒芋的意思、芒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芒芋的解釋

澤瀉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八·澤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來源的綜合信息,“芒芋”是中藥澤瀉的别名,這一名稱最早見于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草八·澤瀉》。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芒芋并非指“芒草”和“芋頭”的組合,而是一個整體詞彙,特指澤瀉(學名:Alisma plantago-aquatica),屬于澤瀉科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

二、植物特征與用途

  1. 形态特征
    澤瀉葉片呈橢圓形或卵形,具長柄;夏季開白色或淡紅色小花,塊莖呈球形或卵圓形,含澱粉。
  2. 藥用價值
    其幹燥塊莖可入藥,具有利水滲濕、洩熱通淋等功效,常用于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三、名稱來源

“芒芋”一名源于古代對澤瀉的俗稱,可能與植物形态或方言發音有關。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該别稱,并沿用至今。

四、易混淆說明

需注意與“芋頭”(天南星科植物)區分:兩者雖塊莖相似,但科屬、功效均不同。芋頭為食用作物,而澤瀉為藥用植物。

若需進一步了解澤瀉的臨床應用或植物學分類,建議查閱《本草綱目》或現代中藥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芒芋

芒芋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芒”和“芋”。

拆分部首和筆畫

“芒”字的部首是“艸”,有四畫;“芋”字的部首是“艸”,有六畫。

來源

“芒芋”的來源比較簡單明了,它是由“芒”和“芋”兩個字組成的合成詞。在古代,因為芋的葉子會像芒一樣豎立,所以就形容成“芒芋”。

繁體

在繁體字中,“芒”字的寫法與簡體字沒有太大的區别,但是在“芋”字上,它的寫法稍有不同。繁體字中的“芋”字是用“艸”加上“吾”的組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早期的漢字寫法中,芒芋的字形與現代有一定差異。例如,“芒”字在古代寫成“艸甘”;而“芋”字則以“艸禺”寫出。

例句

1. 田中揚起了一片芒芋,露出了正在生長的小芽。

2. 那塊地種滿了芒芋,看上去非常茂盛。

組詞

種芒、芒果、摘芒、芋頭、芋艿

近義詞

芒果、芒種、芒刺

反義詞

開花、綻放、花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