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指陶器。 晉 葛洪 《抱樸子·塞難》:“譬猶金鐵之銷於鑪冶,甕瓦之甄於陶竈。”
甕瓦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名詞,根據《漢語大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其核心概念包含以下兩個層面:
一、器物本義 甕指陶制容器,《說文解字》釋為"罂也",特指口小腹大的儲器,常見于古代釀酒(如《史記·貨殖列傳》"酒甕百口")、儲水(如《齊民要術》"作甕墟以沈之")等場景。瓦則指黏土燒制的建築構件,《釋名·釋宮室》載"瓦,踝也,踝跗堅也",多用于屋脊鋪蓋(如《莊子·達生》"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二者并稱時多指陶制器具的總稱,《周禮·考工記》鄭玄注有"抟植之工陶瓬"的記載,其中瓬即指制瓦工匠。
二、方言引申 在晉語方言區(參考《山西方言重點研究叢書》),"甕瓦"可作動詞使用,表"摔碎陶器"的動作,如太原話"把碗甕瓦了"指失手打破器皿。此用法源于陶器易碎特性,通過詞性轉換形成動态表述,屬漢語方言中的"名轉動"現象。
注:古籍引文源自中華書局點校本,方言資料參考山西省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成果。
“甕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1. 基本釋義
“甕瓦”讀作wèng wǎ,泛指陶器類器皿。其中: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葛洪《抱樸子·塞難》:“譬猶金鐵之銷於鑪冶,甕瓦之甄於陶竈。”通過比喻說明事物需經特定環境鍛造,側面印證“甕瓦”為陶器的統稱。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學術讨論中,現代口語較少使用。其近義詞包括“陶器”“瓦器”,無明确反義詞。
4. 擴展說明
白日撞白鶂闆胡豹蔚标格播潛重審窗挺出辭帶動當代方丈室負貴官斛灌溢菰菜橫橫實實回光獲鹵貨真價實家閥肩承漿糊結結實實羁魂汲汲顧影絕裾讵敢空村摳衣流派镂甲美滋滋瘧渴孽報片兒湯彊急牽顧挈瓶之知惬情人死留名山關神象石菌市儈守黑俗讀龆年提轄同共投子退卯吐绶鳥歪曲歪詩王鼎畏葸賢妹寫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