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指陶器。 晉 葛洪 《抱樸子·塞難》:“譬猶金鐵之銷於鑪冶,甕瓦之甄於陶竈。”
“甕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1. 基本釋義
“甕瓦”讀作wèng wǎ,泛指陶器類器皿。其中: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葛洪《抱樸子·塞難》:“譬猶金鐵之銷於鑪冶,甕瓦之甄於陶竈。”通過比喻說明事物需經特定環境鍛造,側面印證“甕瓦”為陶器的統稱。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學術讨論中,現代口語較少使用。其近義詞包括“陶器”“瓦器”,無明确反義詞。
4. 擴展說明
《甕瓦》是一個漢字詞語,屬于名詞類。它的意思是指由瓦片堆成的甕。
該詞的拆分部首是“瓦”和“甕”,筆畫總數為11畫。
《甕瓦》這個詞的來源相當古老。早在古代漢語中就有使用,最早用于描述瓦片砌成的甕的場景。
在繁體字中,甕瓦一詞的書寫形式為「甕瓦」。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和今天有所不同。
《甕瓦》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甕瓦」,其中「甕」是描述石器的容器,因此用來形容甕的特征十分貼切。
1. 屋頂上的瓦片擺放整齊,猶如一層層甕瓦堆砌而成。
2. 農村院落裡堆放着一堆堆廢棄的甕瓦,已經年代久遠了。
1. 瓦:指用泥土制成的磚型建築材料,常用于房屋的屋頂。
2. 瓦片:瓦的一種,通常由泥土經過制作和燒制得到,用于覆蓋房屋的屋頂。
3. 甕:一種容器,形狀類似于廣口和窄底的矮膠囊,常用于貯存液體或顆粒狀物體。
甕瓦這個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主要是用來描述一種特定的瓦堆造型,不易與其他詞語進行明确的對立關系的劃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