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素的意思、率素的詳細解釋
率素的解釋
簡樸;質樸。《晉書·羊祜傳》:“ 祜 立身清儉,被服率素,祿俸所資,皆以贍給九族,賞賜軍士,家無餘財。”《北齊書·張耀傳》:“性節儉率素,車服飲食,取給而已。” 清 王晫 《今世說·方正》:“ 柴虎臣 生平拙於逢人,少營幹,疏懶率素。”
詞語分解
- 率的解釋 率 à 帶領:率領。統率。率隊。率先(帶頭)。率獸食人(喻暴君殘害人民)。 輕易地,不細想,不慎重:輕率。草率。率爾。率爾操觚(“觚”,供寫書用的木簡;意思是輕易地下筆作文)。 爽直坦白:直率。坦率。
- 素的解釋 素 ù 本色,白色:素服。素絲。 顔色單純,不豔麗:素淨。素淡。素妝。素雅。素描。 潔白的絹:尺素(用綢子寫的信)。 本來的,質樸、不加修飾的:素質。素養。素性。素友(真誠淳樸的朋友)。 物的基本成分
專業解析
"率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為人處世或生活作風上的質樸、不加修飾、遵循本真。它強調的是一種自然、不做作、不浮華的狀态或品質。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其詳細意思:
-
質樸自然:
- 指人的性情、言行或生活方式簡單樸素,不追求奢華,不矯揉造作。形容人保持本真,不刻意裝扮或掩飾。
- 例如:形容一個人衣着簡樸、生活節儉、待人真誠,不講究排場,就可以說他“為人率素”。
-
直率坦誠:
- 引申指人的性格直爽、坦率,有什麼說什麼,不拐彎抹角,不虛僞客套。這種直率是出于本性的自然流露。
- 例如:形容一個人說話直接,不藏着掖着,心地光明,可以形容其“性情率素”。
-
不加修飾:
- 可以指事物的本來面貌,未經人工雕琢或刻意裝飾的狀态。強調的是天然、原生态的特質。
- 例如:形容文章風格平實無華,不追求辭藻華麗,可以說“文風率素”。
詞源與用法:
- “率”有“遵循”、“坦率”、“直率”之意。
- “素”指未經染色的白色絲絹,引申為“本色”、“質樸”、“不加裝飾”。
- 兩者結合,“率素”即強調遵循本真、保持質樸、直率不僞的狀态。這個詞帶有一定的褒義色彩,常用于形容人的品格或生活态度,多見于書面語或對古代人物品行的描述。
古籍例證參考:
- 《世說新語·德行》:常被引用的是關于管甯和華歆的故事(雖未直接出現“率素”一詞,但管甯的行為常被後世視為“率素”的典範)。更直接的例子散見于其他古籍對人物品行的評述中。
- 《後漢書·逸民列傳》:在描述一些隱逸高士時,常用類似的詞彙形容其清高質樸的生活态度。
- 《晉書》等史書人物傳記:在評價某些官員或名士時,會用“性率素”、“為人率素”等語。例如,《晉書·卷四十三·山濤傳》提到山濤之子山簡“性溫雅,有父風,年二十餘,濤不之知也。簡歎曰:‘吾年幾三十,而不為家公所知!’後與谯國嵇紹、沛郡劉輿、輿弟琨等同志友善,簡亦以率素稱。” (中華書局點校本,1965年)這裡“率素”即指山簡為人質樸自然。
- 古代文論:在評論詩文風格時,有時會用“率素”形容一種自然平實、不事雕琢的文風。
“率素”一詞,綜合其字義與古籍中的用法,主要指人的性情、言行或生活方式上的質樸無華、直率坦誠、遵循自然本真。它是一種值得稱道的品格,體現了内在的真實與外在的簡樸的統一。
網絡擴展解釋
“率素”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ǜ sù(注音:ㄌㄩˋ ㄙㄨˋ),其核心含義為簡樸、質樸,常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或生活作風。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率:本義為“率領”,但在此詞中引申為“直率、坦率”;
- 素:指“樸素、簡單”。
- 組合義:形容人言行樸實、不虛僞,體現直率真實的品質。
2.使用場景
- 人物性格:多用于褒義,描述人坦率真誠、不做作的性格,如“疏懶率素”。
- 生活作風:強調簡樸的生活方式,例如衣着樸素、不尚奢華,如《晉書》中“被服率素”的記載。
3.曆史文獻例證
- 《晉書·羊祜傳》:“祜立身清儉,被服率素,祿俸所資,皆以贍給九族。”
- 《北齊書·張耀傳》:“性節儉率素,車服飲食,取給而已。”
- 清代《今世說·方正》提到柴虎臣“疏懶率素”,進一步印證其形容性格的用法。
4.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質樸、淳樸、樸實。
- 反義詞:浮華、虛僞、矯飾。
5.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率素”使用頻率較低,但可借用于文學或正式場合,強調人物内在的真實性與簡樸特質。
如需查看更多例證或完整文獻,可參考《晉書》《北齊書》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鹌鹑熬波本命辰不差似茶碗籌算傳教楮貝點劃調糜量水抵債東波耳不離腮餌結發奸擿伏縫線風音高壘跟捕賀喜交忿交引庫寄包解夢鲸波鳄浪浸育駿麗狼羔子老相識涼菜勵兵秣馬癃廢龍華飯論請緑蛇末操暖鞾撲面棄舊憐新青城山齊州阮舍軟線三驅商信沙悟浄深讐大恨壽屏四季四人傑韬力同室橦橦拖拖拉拉誣謀現世生苗鮮雲效驽骀戲兵脅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