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冰的意思、條冰的詳細解釋
條冰的解釋
比喻清貴的官職。 宋 劉克莊 《轉調二郎神·再和》:“多幸,條冰解去,新銜全省。” 元 劉壎 《隱居通議·張侍郎簡牍》:“亟薰香奉觀,視其題,‘條冰之光,脩史學士其人’;伸其幅,‘聯璧之輝,先覺天民其元’。某何人,何以得斯,何以稱哉!”
詞語分解
- 條的解釋 條 (條) á 植物的細長枝:枝條。柳條兒。荊條。 泛稱條形的東西:條子。面條兒。便(刵 )條兒。金條。鐵條。 細長的形狀:條形。條紋。條案。條幾(?)。條凳。條幅(直挂的長條字畫)。苗條。身條。 項
- 冰的解釋 冰 ī 水因冷凝結成的固體:冰塊。冰淩。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鎮。冰釋(像冰一樣融化,喻嫌隙、懷疑、誤會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結晶成固體,呈結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腳
網絡擴展解釋
“條冰”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比喻清貴、高潔的官職,常見于詩詞或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及補充信息:
詞義解析
-
字面拆分
- “條”:原指植物的細長枝條(如柳條),引申為條理分明、清簡之意。
- “冰”:象征純潔、清冷,常與高潔品性或清寒環境關聯。
- 組合義:以“冰”的純淨與“條”的簡練,比喻官職的清貴與不染俗塵。
-
引申含義
- 清貴官職:特指古代士大夫中地位顯赫但遠離權力鬥争、事務清簡的職位,如翰林院、史館等。
- 文人自喻:部分文人用此詞表達對高潔品格的追求,或暗含淡泊名利的态度。
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 宋代劉克莊《轉調二郎神·再和》:
“多幸,條冰解去,新銜全省。”
→ “條冰解去”指解除原有官職,暗含職位的高貴。
- 元代劉壎《隱居通議》:
“條冰之光,修史學士其人。”
→ 以“條冰”贊美對方官職清貴,與修史學士的雅職呼應。
- 詩詞《滿庭芳·雨帶蒼煙》:
“一條冰、羽客官階。”
→ 将官職與“羽客”(仙人)并提,強調超凡脫俗之意。
補充說明
- 使用場景:多見于宋元時期的文學作品中,現代漢語已不常用。
- 近義詞:清秩、冰銜、清職。
- 文化背景:古代官職體系中,部分職位雖無實權,但因接近文化、學術領域,被視為“清流”,與“條冰”的意象契合。
如需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詩詞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條冰》的意思
《條冰》是一個成語,意指水面上形成的一條一條的冰。它比喻事物的排列整齊、規矩有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條冰》的部首是冰。它的拼音是bīng,筆畫數為6。
《條冰》的來源
《條冰》最初出現在《戰國策·魏策》這本古代的文獻中,作為描寫天寒地凍的景象。後來,人們将其引申為形容事物有條理、整齊劃一。
《條冰》的繁體
《條冰》的繁體字是「條冰」,它是繁體中常見的形式。
古時候《條冰》的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作「條冰」。在古代,寫作中往往會使用到傳統的簡化字,而現代漢字寫法已經簡化了一些繁體字的結構。
《條冰》的例句
1. 這些書架上的書都整整齊齊、條條如冰地排列着。
2. 客廳裡的家具擺放得整整齊齊,感覺就像是條冰一般。
組詞
條桌、條椅、條幅、條紋、條理
近義詞
井然有序、井井有條、一絲不苟、井然有條
反義詞
雜亂無章、一團糟、無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