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比是統計學術語,指連續兩個相鄰統計周期内同一指标的變化比較,主要用于分析短期數據波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環比通過比較本期與上期數據,反映現象的逐期變化。例如,2024年3月銷售額與2024年2月對比即為環比。其核心特點是:
環比的兩種主要計算方式:
環比增長率(下降率)
$$text{環比增長率} = frac{text{本期數值} - text{上期數值}}{text{上期數值}} times 100%$$
例如:某商品3月銷量500件,2月銷量350件,則環比增長率為42.86%。
環比發展速度
$$text{環比發展速度} = frac{text{本期數值}}{text{上期數值}} times 100%$$
上述例子中,發展速度為142.86%,表明銷量增長至上期的1.43倍。
對比維度 | 環比 | 同比 |
---|---|---|
對比周期 | 相鄰周期(如本月與上月) | 同一時期(如今年3月與去年3月) |
分析側重 | 短期波動 | 長期趨勢 |
適用場景 | 季節性調整、短期決策 | 年度增長評估、政策效果 |
如需進一步了解公式推導或實際案例,可參考高頓教育及華圖教育的詳細說明。
《環比》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與上一周期相比較。它常用于經濟、統計等領域,用來描述兩個連續周期之間的比較情況,如環比增長、環比下降等。
《環比》的部首是玉(王字旁),它是一個較為常見的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0劃。
《環比》一詞源于古代漢字的演變。它的字形演變過程為:先是王的上方增加了“囗”字旁,再在右邊加上“比”字旁,最後形成了現在的字形。
《環比》的繁體字形為「環比」。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一些不同。《環比》在古時候的寫法為「環 比」,其中的空格表示兩個字分開書寫。
1. 這個季度的銷售額與上個季度相比較,環比增長了15%。 2. 股票的價格環比下降,使投資者感到擔憂。
組詞:環境、比較、環繞、周邊。
增比、同比。
非環比、同期比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