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膂力,體力。《書·秦誓》:“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 孫星衍 疏:“旅,即‘膂’省文。” 南朝 梁 何遜 《聊作百一體》:“傭畊乏旅力,倚市憚劬勞。”《新唐書·哥舒翰傳》:“ 翰 有奴曰 左車 ,年十六,以旅力聞。” 宋 王安石 《乞宮觀表》:“苟旅力之可陳,豈餘生之足惜。”
(2).出力,盡力。《漢書·翟方進傳》:“烏虖!害其可不旅力同心戒之哉!”《後漢書·班固傳》:“宜亦勤恁旅力,以充厥道。” 三國 魏 邯鄲淳 《魏受命述》:“帥義翼 漢 ,奉禮不越,旅力戮心,茂亮洪烈。”
“旅力”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古籍和現代用法具體分析:
同“膂力”,指體力或臂力
該義項最早見于《尚書·秦誓》等典籍,形容身體力量過人。例如《三國志》描述典韋“形貌魁梧,旅力過人”。古籍中“旅”常通假為“膂”(脊柱),代指體力。
出力、盡力
如《漢書·翟方進傳》“害其可不旅力同心戒之哉”,強調共同竭盡全力。此用法多用于號召性語境,常見于政論類古文。
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故訓彙纂》等工具書獲取更系統的古籍例證。對現代文學中出現的非傳統用法,需結合具體文本分析。
《旅力》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具有強大的旅行能力或探索冒險的能力。以下是關于《旅力》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等詳細信息。
《旅力》由部首“方”和“力”組成。部首“方”表示方向,而“力”表示力量。這兩個部首的組合形成了“旅力”的含義。
《旅力》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根據漢字的組合形成的,用來形容具有強大的旅行能力的人或事物。
《旅力》的繁體字為「旅力」,保留了原始的字形和意思。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旅力》同樣是由部首“方”和“力”組成的。然而,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字形可能會有所變化。
1. 他擁有強大的旅力,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許多壯麗的旅行記憶。
2. 這家旅行社的導遊具有豐富的旅力,能夠帶領遊客走遍世界各地。
旅途、旅行、旅者、旅遊、旅舍、旅程
冒險、探險、旅行、漫遊、遊曆
乏力、不想動、宅在家裡、留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