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艱厄 ”。
關于“艱戹”一詞的解釋,目前可查的權威資料中未見明确記載,可能存在以下情況:
詞形存疑:根據現有資料,“艱戹”可能為“艱厄”的異體寫法。“戹”是“厄”的古字(《說文解字》中“戹”為“隘”的本字,後通“厄”),因此“艱戹”應等同于“艱厄”,表示艱難困苦的境遇。
可能混淆詞:
使用建議:
建議進一步核查原文用字或提供語境,以便更精準解析。
艱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困苦、艱難。指的是遭遇困難、艱苦不堪的境況。
艱戹的部首是艮(gěn)和戈(gē),總共有11個筆畫。
艱戹的源自《詩經·秦風·無衣》:“晉楚更霸,越王亡,周師敗績,胡取骊山。”其中“胡取骊山”一句中的“胡”字即為“艱戹”的舊稱。
繁體字為「艱戶」。
在古代,請寫作「艱戶」。
1. 經過多年的艱戹奮鬥,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2. 在戰争年代,人們經曆了數不盡的艱戹。
1. 艱辛:困苦不易、艱難辛苦。
2. 艱難:困苦、不易。
3. 艱險:困難險惡。
1. 困苦:困難、艱難。
2. 艱難:困苦、辛苦。
3. 艱辛:艱苦、辛勞。
1. 寬裕:富足、舒適。
2. 容易:輕松、簡單。
3. 安逸:舒適、安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