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旅力的意思、旅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旅力的解释

(1).膂力,体力。《书·秦誓》:“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 孙星衍 疏:“旅,即‘膂’省文。” 南朝 梁 何逊 《聊作百一体》:“佣畊乏旅力,倚市惮劬劳。”《新唐书·哥舒翰传》:“ 翰 有奴曰 左车 ,年十六,以旅力闻。” 宋 王安石 《乞宫观表》:“苟旅力之可陈,岂餘生之足惜。”

(2).出力,尽力。《汉书·翟方进传》:“乌虖!害其可不旅力同心戒之哉!”《后汉书·班固传》:“宜亦勤恁旅力,以充厥道。” 三国 魏 邯郸淳 《魏受命述》:“帅义翼 汉 ,奉礼不越,旅力戮心,茂亮洪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旅力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两个主要层面:

一、古汉语本义:体力、膂力

指身体的力量或气力,与“膂力”相通。此义项源于古代文献,强调人的肢体力量。

例证:

《尚书·秦誓》:“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 此处“旅力”指武夫之力,形容勇猛之士的体力。

《诗经·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郑玄笺注:“旅力,犹气力也。”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引申义:众人合力

由个体力量延伸指集体协作之力,常见于古代政治军事语境。

例证:

《后汉书·班固传》:“斯固帝王之壮业,天下之至乐,然旅力之效,不遑宁处。” 此处指群臣合力辅佐帝王。

《三国志·吴志·贺邵传》:“疆埸无备旅力之助。” 强调军队集体的战斗力。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三、现代用法提示

现代汉语中“旅力”已罕用,多被“膂力”替代指体力;“众人合力”义则逐渐融入“协力”“合力”等词。

来源:《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参考依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2. 《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4年。
  3.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网络扩展解释

“旅力”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古籍和现代用法具体分析:

一、传统义项解析

  1. 同“膂力”,指体力或臂力
    该义项最早见于《尚书·秦誓》等典籍,形容身体力量过人。例如《三国志》描述典韦“形貌魁梧,旅力过人”。古籍中“旅”常通假为“膂”(脊柱),代指体力。

  2. 出力、尽力
    如《汉书·翟方进传》“害其可不旅力同心戒之哉”,强调共同竭尽全力。此用法多用于号召性语境,常见于政论类古文。

二、其他延伸含义

三、使用注意

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故训汇纂》等工具书获取更系统的古籍例证。对现代文学中出现的非传统用法,需结合具体文本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安常习故襃崇报站背奶族帛阑船惭媿赤亭吃喜稠人广坐出责大北胜蹈敌大礮地球物理学兜搭独照瀵沸锋端奉天省摓衣分暌分铢庚帖艮头核取河沙世界恢恢有余火祥教阅静物画旌栧金飔捐世开厰昆仑丘拉麪毛栗子明断敏活麋散抹胸木栓辟称劈留扑碌钳钳洽同氢气乞相山迳设府摄提势门首露统配玩器武事崄很贤胜闲泰邪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