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常古的意思、常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常古的解釋

常法,舊法。《禮記·禮運》:“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謂大假。” 孫希旦 集解:“常古,舊法也。”《韓非子·南面》:“不知治者,必曰:‘無變古,毋易常。’變與不變,聖人不聽,正治而已。然則古之無變,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與不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常古”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主要釋義方向,需結合不同文獻來源進行區分:

一、作為成語的釋義

  1. 基本含義
    指曆久彌新、持久穩定的事物或現象。該詞由“常”(恒久不變)和“古”(古老)組合而成,強調事物超越時間限制的特性,如《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常古之道,以臨其民”的用法,體現治國理念的延續性。

  2. 延伸内涵
    可用于形容文化傳統、自然規律等具有長期穩定性的存在,例如“天行有常”中的“常”即暗含此意(參考《荀子·天論》)。

二、作為詞語的釋義

  1. 經典文獻中的定義
    在《禮記·禮運》和《韓非子·南面》中,“常古”被解釋為“常法、舊法”,指代需遵循的傳統制度或既定規則。如孫希旦對《禮記》的注解直接将其釋為“舊法”,體現對古制的尊崇。

  2. 構詞解析

    • 常:除“恒常”義外,古義中可指代下裳(《說文解字》)、旗子(《書·君牙》)或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兩尋為一常)。
    • 古:與“今”相對,強調時間縱深,如“古典”“古訓”等用法。

三、使用建議

需根據語境判斷詞義:在引用《左傳》時側重“持久性”,引用《韓非子》時則偏向“傳統法度”。學術寫作中建議标注具體文獻來源以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常古》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常古(cháng gǔ)意為“永恒不變”或“常年不朽”。它可以形容事物、時代或某種性質存在很久且長久不變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常古》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巾”和“古”。它的總筆畫數是10畫。 來源:《常古》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的演變。在古時候,人們通過刻畫事物的形狀和特征來表達意思,逐漸演變成漢字。《常古》是當時人們通過漢字形狀和組合來表述“有時常在、永恒不變”的概念。 繁體:《常古》在繁體中仍然保持相同的字形,“常”為常用的“常”字,“古”為繁體字形。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在有所不同。而《常古》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仍保持其基本形态。 例句: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是常古不變的。 組詞:常年、常久、不朽、常在、常駐 近義詞:永恒、常存、恒久、不變、長存 反義詞:瞬息、短暫、易變、瞬變、臨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