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盝子的意思、盝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盝子的解釋

古代小型妝具。常多重套裝,頂蓋與盝體相連,呈方形,蓋頂四周下斜。多用作藏香器或盛放玺印、珠寶。 唐 李德裕 《奏銀妝具狀》:“去年二月中,奉宣令進盝子,計用銀九千四百餘兩。”《舊唐書·李德裕傳》:“ 昭愍皇帝 童年纘曆,頗事奢靡,即位之年七月,詔 浙西 造銀盝子妝具二十事進内。” 宋 吳自牧 《夢粱錄·五月》:“五日重午節,又曰‘浴蘭令節’,内司意思局以紅紗彩金盝子,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師馭虎像于中,四周以五色染菖蒲懸圍于左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盝子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小型容器,其名稱源于“盝”字的本義。《漢語大詞典》解釋“盝”為“匣子,古代用以盛放玺印、珠寶等物”,而“盝子”特指形制精巧、帶有蓋子的分層收納器具,多見于唐宋時期的貴族生活。

從形制特征來看,盝子通常為扁平方形或圓形,材質以金銀、漆木為主,盒内分設多層,蓋頂多飾有鎏金花紋或鑲嵌工藝。《中國文物大辭典》指出,唐代盝子常見于佛教舍利供奉場景,如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鎏金盝頂銀函即屬此類。

在功能演變方面,盝子早期作為宗教聖物容器,宋代逐漸轉為日用珍玩收納器。南宋《雲麓漫鈔》記載:“今之盝子,多以貯香藥、花钿”,印證其用途向世俗化轉變的趨勢。陝西曆史博物館藏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唐代銀盝子,内部四格分裝不同藥材,反映了當時的設計巧思。

字形結構上,“盝”字從“皿”部,表明其器皿屬性,《說文解字注》強調其“收臧物器”的核心功能,與“匣”“匵”等字形成語義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

“盝子”是古代一種小型妝具,主要用于存放貴重物品或香料,具有獨特的設計和文化意義。以下是具體解釋:

  1. 定義與用途
    盝子是一種多用于收納玺印、珠寶、香料等物的小型容器,常見于古代貴族或文人生活中。其功能類似現代的首飾盒或香盒。

  2. 結構與特點

    • 通常為方形,頂蓋與主體相連,蓋頂四周呈下斜設計,便于密封。
    • 常采用多層套裝結構,可分類存放不同物品,兼具實用性與裝飾性。
  3. 文學例證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宿杜曲花下》中寫道:“藍輿為卧舍,漆盝是行廚”,側面反映了盝子作為便攜式儲物器具的用途。

  4. 曆史關聯
    盝子與“簏”(竹箱)存在關聯,可能因材質演變(如漆器、木器)分化出更精巧的形态,成為身份象征。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形演變或古籍中的具體記載,可參考文字學相關典籍或考古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濟橋安于盤石百苛班倕備錄畢力同心殘照僝弱代邸點鋼定義端較楯鼻黼蔀黻紀甫刑肛膜觀美觀時歸安鬼漿寒韻浩爛河女之章火速賤老基底寄理禁诃糾讦濟育開容寬待六一居士李錐淪廢瞀憂黾媒眯瞙民公譨譨偏倍皮侯貧嘴賤舌拑擊情爽蛩駏少陽師德適長孫舒氣宿豬讨取挑尾題扇橋替懈無本生意烏羊謝媒紅脅權西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