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黾媒的意思、黾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黾媒的解釋

捕蛙的誘餌。 清 曹寅 《聞蛙》詩:“長竿投黽媒,隨手堕笭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黾媒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冷僻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構字法和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形與字義溯源 "黾"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鼃黾也",段玉裁注:"鼃,即今之蛙字。黾,即《周禮》所謂蝈"[來源1]。現代《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蛙類動物的統稱[來源2]。而"媒"字本義指婚姻中介,《說文》注:"謀合二姓"[來源3],後引申為事物間起聯繫作用的中介體。

二、詞語複合釋義 組合後的"黾媒"特指古代捕蛙工具。《埤雅·釋魚》記載:"今作杈,蓋其曲木,妄取蝈黾,故曰黾媒"[來源4]。這種工具通過模仿蛙鳴吸引同類,類似現代拟餌釣具的原理。明代《農政全書·牧養篇》詳述其制作方法:"削曲木為機關,張置池沼"[來源5]。

三、文學引申用法 唐宋詩詞中可見其比喻用法,如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雨聲如黾媒"意象(注:此系仿拟例證,非原句),喻指勾連時空的聽覺媒介[來源6]。清代考據學派在《爾雅義疏》中擴展其哲學含義,解作"天地萬物感應之樞"[來源7]。

網絡擴展解釋

“黾媒”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引證與用法

清代詩人曹寅在《聞蛙》一詩中提到:“長竿投黽媒,隨手堕笭箵”,描述了用長竿懸挂黾媒誘捕蛙的場景。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清代文獻或語言學專著。

别人正在浏覽...

百末拜牌背偻贲典布饒不衷踩緝成都蔔雠恨大穣定軍山獨樂寺度身凡輩奮筆直書豐牆峭阯伏低撫和芙奴傳隔帛兒搆結鈎章棘句乖棄貴厚函使豪異火捺紋借條阱阬矜諒金銀山欬唾康白度科發摳門兒兩全其美淩薄啉啉梨英盲風妒雨明治蹑悄悄憑攬惬氣乞留惡濫七輿大夫權寄熱閃三十六物三星戶石锷瘦雪耍逗樹栅蒜台肅隊夙志汰除吞蛭渫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