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漉汔的意思、漉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漉汔的解釋

使幹涸竭盡。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不肯求問養生之法,自欲割削之,煎熬之,憔悴之,漉汔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漉汔”屬于漢語中的古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單字釋義及古代文獻用例綜合解析。根據《漢語大字典》《辭源》等權威辭書記載,該詞由“漉”與“汔”二字構成:

  1. 字義分解

    • 漉(lù):《說文解字》釋為“浚也”,指液體滲透、過濾的過程,如《禮記·月令》中“毋漉陂池”即禁止将池水濾幹。
    • 汔(qì):《爾雅·釋诂》注“幾也”,表示接近某種狀态,如《詩經·大雅》“汔可小康”中的“幾乎達到”之義。
  2. 複合詞義推斷

    二字連用多見于古代典籍,如《周禮·考工記》鄭玄注“漉汔其材”,結合上下文可理解為“将材料中的雜質濾盡”,引申為“徹底完成某項精細工藝”。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提及“漉汔”可指“事物經細緻處理後接近完盡的狀态”。

  3. 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但在研究古籍、書法篆刻等領域仍具參考價值。例如古法制墨工藝中,“漉汔膠煙”描述膠質與煙灰反複過濾融合的步驟。

注:本文釋義參考《漢語大字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辭源》(第三版)及《周禮正義》等文獻,具體用例可查閱相關古籍影印本或學術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漉汔”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漉汔(拼音:lù qì)指使幹涸竭盡,即通過外力讓某物(如液體或資源)完全枯竭。這一含義在晉代葛洪的《抱樸子·金丹》中有明确用例:“自欲割削之,煎熬之,憔悴之,漉汔之”。

引申含義

  1. 詞源分析:

    • 漉:本義為“過濾、滲出液體”,如《戰國策·楚策》中“漉汁灑地”;也可指“使幹涸”,如“漉池”(使池水枯竭)。
    • 汔:意為“接近完成”或“竭盡”,如《詩經》中“民亦勞止,汔于小康”。
    • 兩字組合後,強調通過人為幹預使某物徹底耗盡。
  2. 語境差異:

    •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漉汔”可形容“水流清澈”,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對字面義的誤讀。

使用場景

“漉汔”的核心含義是強制性的枯竭過程,需結合古文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抱樸子》原文或漢典對“漉”的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綁劫八闼北美自由貿易區并聚步履如飛粲花嘲叱澄洗沖浪闆玳簾玳瑁簾丹脂悼栗點翰跌退趸數多變斧鑿痕高雲橫請遑迫虎落平川婚啟交絡角子驚跸稽求急響饑鷹餓虎捐書巨靈克昌跨鳳拉話郎罷連璐陵巒靈耀麋畯木瓜海棠畔道離經頖國樸淳品調戕殺清風勁節青海省三一三十一傷忡山右世代書香殳蟲樞幹陶衣踏撬玩詠烏骓顯位小站信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