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捐書的意思、捐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捐書的解釋

廢書不讀。《莊子·山木》:“ 孔子 曰:‘敬聞命矣!’徐行翔佯而歸,絶學捐書。” 唐 李白 《送梁公昌從信安北征》詩:“入幕推英選,捐書事遠戎。” 宋 王安石 《窺園》詩:“ 董生 隻被《公羊》惑,肯信捐書一語真。” 嚴複 《和荊公<適意>》:“不知適意緣何事?隻信捐書一語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捐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典文獻和現代用法分層次解釋:

  1. 古典含義
    指“廢書不讀”,即放棄讀書或停止研習學問。該釋義源自《莊子·山木》中“絶學捐書”的記載,意為孔子停止講學、不再讀書()。後世文人如唐代李白、宋代王安石等均沿用此意,例如王安石在《窺園》中寫道“肯信捐書一語真”,表達對脫離書本束縛的思考()。

  2. 現代用法
    在當代語境中,“捐書”常指捐贈書籍的行為,例如公益活動中向學校或貧困地區捐獻圖書()。但此用法更多依賴具體語境,需結合“捐”的“舍棄、獻助”本義(如解釋的“捐資”“捐獻”)來理解。

  3. 文化關聯
    古義中的“捐書”反映了道家思想中對過度依賴書本知識的批判,與“絕學無憂”的哲學觀相呼應()。

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探究古典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查閱《莊子·山木》或宋代詩詞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捐書

捐書是指将自己擁有的書籍無償地贈送給别人或機構的行為。捐書既是一種慈善行為,也是推動閱讀文化普及的一種方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捐書》這個詞由部首手(扌)和尊(尊)構成,共14個筆畫。

來源

《捐書》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們常常将自己的書籍捐贈給學校、寺廟或貧窮的人,以提供他們學習和獲取知識的機會。

繁體

捐書的繁體字為「捐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寫法中,「捐書」有時候會寫作「捐籥」或「捐籲」。這兩個寫法都強調了書籍的珍貴和捐贈的重要性,通過此種寫法表達了對捐書行為的敬重。

例句

1. 為了幫助貧困地區的學生接觸到更多的知識,他經常捐書給當地的學校圖書館。

2. 出版社向學校捐贈了一批新出版的教育類圖書。

組詞

捐書包括了「捐贈」和「書籍」兩個詞語,其他相關詞語有:捐獻、奉獻、捐贈、貢獻、圖書、書庫。

近義詞

捐書的近義詞包括:捐贈書籍、捐獻圖書、捐助書本。

反義詞

以收藏書籍為重的行為是捐書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