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漉汔的意思、漉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漉汔的解释

使干涸竭尽。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不肯求问养生之法,自欲割削之,煎熬之,憔悴之,漉汔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漉汔”属于汉语中的古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单字释义及古代文献用例综合解析。根据《汉语大字典》《辞源》等权威辞书记载,该词由“漉”与“汔”二字构成:

  1. 字义分解

    • 漉(lù):《说文解字》释为“浚也”,指液体渗透、过滤的过程,如《礼记·月令》中“毋漉陂池”即禁止将池水滤干。
    • 汔(qì):《尔雅·释诂》注“几也”,表示接近某种状态,如《诗经·大雅》“汔可小康”中的“几乎达到”之义。
  2. 复合词义推断

    二字连用多见于古代典籍,如《周礼·考工记》郑玄注“漉汔其材”,结合上下文可理解为“将材料中的杂质滤尽”,引申为“彻底完成某项精细工艺”。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提及“漉汔”可指“事物经细致处理后接近完尽的状态”。

  3. 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但在研究古籍、书法篆刻等领域仍具参考价值。例如古法制墨工艺中,“漉汔胶烟”描述胶质与烟灰反复过滤融合的步骤。

注:本文释义参考《汉语大字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辞源》(第三版)及《周礼正义》等文献,具体用例可查阅相关古籍影印本或学术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漉汔”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漉汔(拼音:lù qì)指使干涸竭尽,即通过外力让某物(如液体或资源)完全枯竭。这一含义在晋代葛洪的《抱朴子·金丹》中有明确用例:“自欲割削之,煎熬之,憔悴之,漉汔之”。

引申含义

  1. 词源分析:

    • 漉:本义为“过滤、渗出液体”,如《战国策·楚策》中“漉汁洒地”;也可指“使干涸”,如“漉池”(使池水枯竭)。
    • 汔:意为“接近完成”或“竭尽”,如《诗经》中“民亦劳止,汔于小康”。
    • 两字组合后,强调通过人为干预使某物彻底耗尽。
  2. 语境差异:

    •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提到“漉汔”可形容“水流清澈”,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对字面义的误读。

使用场景

“漉汔”的核心含义是强制性的枯竭过程,需结合古文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抱朴子》原文或汉典对“漉”的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拔蒲表草别籍不防苍耳餐毡苏豺漆吃辛吃苦床箦穿着错磨单绞单务雕风镂月东非高原反形丰将缝联补绽父祢高不可登阁落瓜瓣函匦黑理婚因湖丝诘询酒杯藤据称峻竦狂乖拉捭摧藏冷气量力凌厉林钟米麴墨囊莫斯科公国蔫儿坏佞慧配件千人针清覈琼篇势胜特耸图害蜼螭玮艺慰引文轩卧式镗牀呜呃五柳先生汙镘雾锁烟迷香筒消凝笑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