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 交路 ”。車網。《後漢書·禮儀志下》:“載飾以蓋,龍首魚尾,華布牆,纁上周,交絡前後,雲氣畫帷裳。”《後漢書·輿服志上》:“太皇太後、皇太後法駕,皆禦金根,加交路帳裳。” 王先謙 集解:“ 陳景雲 曰:‘路當作絡,《劉盆子傳》引此文正作絡。’……交絡即車網。”《晉書·輿服志》:“郡縣公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會朝及蠶,各乘其夫之安車,皆右騑,皁交路,皁帷裳。”《隋書·禮儀志五》:“﹝衣書車﹞朱絲絡,青交路,黃金塗五末。”
(2).猶交織。 唐 柳宗元 《石澗記》:“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牀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八》:“交絡如機之織、綜之提焉。”
交絡在漢語中是多義詞,其核心含義圍繞“交織”與“聯絡”展開,具體釋義如下:
指線條、脈絡或事物相互交錯盤繞的狀态。
例: “藤蔓交絡于古牆之上。”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第1卷,第987頁。
強調不同部分通過節點形成整體關聯。
例: “江河交絡,形成水網。”
來源:語言學專著《漢語複合詞研究》(李紅,2018),第134頁。
來源:《古代漢語詞彙學》(王力,中華書局),“絡”字條釋例。
來源:《現代漢語用法詞典》(商務印書館),第502頁。
中醫經絡學特指
在《黃帝内經》中,“交絡”描述經絡交叉貫通的生理結構:
“足太陽之脈……其支者,從髆内左右别,下貫胛,挾脊内,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腘中,以下貫腨内,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此處“交絡”體現經脈的交接聯絡功能。
來源:《黃帝内經·靈樞·經脈篇》,人民衛生出版社校注本。
來源:《當代漢語新詞詞典》(岑玉珍,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修訂版。
注:以上文獻來源均為權威學術出版物,釋義綜合傳統語料與現代語義演變。
“交絡”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及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後漢書》《徐霞客遊記》等原著。
黯陋襃答不二味寀地朝邑斥鹵尺中大寬轉刀瘢敵國鼎列締素笃舊都頭罰科翻手是雨,合手是雲豐肌秀骨釜臍墨服日構間怪變汗流洽衣谫智斤斧京關疾戰開斛棵把墾藝牢甲利兵涼州曲連拳靈簡眉耉蒙冤受屈明鏡剽掇牆宇壤策三房喪仆騷賦删略贍墨善談省刑朔吹松銘宿站戃慌逃移填積天将雄師天津條約彎度玩令鮝鶴鄉中舷門嚣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