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 交路 ”。車網。《後漢書·禮儀志下》:“載飾以蓋,龍首魚尾,華布牆,纁上周,交絡前後,雲氣畫帷裳。”《後漢書·輿服志上》:“太皇太後、皇太後法駕,皆禦金根,加交路帳裳。” 王先謙 集解:“ 陳景雲 曰:‘路當作絡,《劉盆子傳》引此文正作絡。’……交絡即車網。”《晉書·輿服志》:“郡縣公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會朝及蠶,各乘其夫之安車,皆右騑,皁交路,皁帷裳。”《隋書·禮儀志五》:“﹝衣書車﹞朱絲絡,青交路,黃金塗五末。”
(2).猶交織。 唐 柳宗元 《石澗記》:“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牀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八》:“交絡如機之織、綜之提焉。”
“交絡”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及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後漢書》《徐霞客遊記》等原著。
交絡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交際、聯絡、溝通的意思。
交絡的部首是立,共4個筆畫。
交絡的來源比較複雜,最早可以追溯到《尚書·虞書·大禹谟》中的“交通馴艾弗否。予襲爾所克勖,莫如克言。”其中的“交通”一詞可視為交絡的初體。
交絡的繁體字為「交絡」,在繁體字中,「絡」部的「紡」被替換為「絡」。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交絡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例如《說文解字》中将交絡寫為「交絻」,部分版本還采用了「爿」和「爪」部作為構字成分。
1. 他們通過交絡,增進了合作關系。
2. 在網絡時代,交絡變得更加便捷。
交際、交往、交流、交融、聯絡、溝通
交往、交流、聯絡
隔絕、孤立、閉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