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踏春的意思、踏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踏春的解釋

[go for an outing in spring] 遊春;踏青

詳細解釋

踏青,遊春。 唐 杜甫 《長吟》詩:“花飛競渡日,草見踏春心。”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八引 清 程光鉅 《閨詞》:“東家姊妹與西隣,聽説相招去踏春。” 清 趙翼 《青山莊歌》:“梓澤風流昔未經,踏春偶到訪池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踏春”是中國傳統民俗活動,指春季到郊外遊玩、親近自然的行為,具體解釋如下:

1.定義與起源

踏春又稱“踏青”“遊春”,是初春至清明前後結伴郊遊的習俗,包含散步、遊戲(如蹴鞠、蕩秋千、放風筝)等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或魏晉時期,唐宋時期尤為盛行,《晉書》《舊唐書》均有相關記載。

2.時間與節氣關聯

踏春多與清明節氣相關,古時清明節被稱為“踏青節”。但不同地區踏春時間略有差異,如有的地方在正月八日或三月三日,後逐漸以清明為主流。

3.活動與文化内涵

參與者通過郊遊感受自然生機,活動形式多樣,如賞花、賦詩、野餐等。唐代杜甫《長吟》中“草見踏春心”、清代趙翼詩中“踏春偶到訪池亭”等詩句,均體現了踏春在文學中的意境。

4.現代意義

如今,踏春仍是重要的傳統習俗,兼具健康養生和文化傳承功能,鼓勵人們走出家門,體驗自然之美。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曆史細節,可查閱《晉書》《隨園詩話》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踏春》的意思

《踏春》是指在春季踏青遊玩的意思。春季是大自然萬物複蘇的季節,氣候宜人,花草繁茂,是人們最適合外出活動的時候。踏春一詞多用于形容賞春、遊玩等活動。

《踏春》的部首和筆畫

《踏春》的部首是足部和日部,部首拆分後的筆畫是11畫。

《踏春》的來源

《踏春》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人們非常重視春天的到來,視之為大地蘇醒、一切複蘇的象征。于是,人們在春季常常會組織踏青活動,以慶祝春天的到來。隨着時間的推移,《踏春》逐漸成為人們春天活動的代稱。

繁體字寫法

《踏春》的繁體字寫法是「踏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踏春」一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大緻相同。例如,字典《說文解字》中記載的古漢字寫法是「躂脣」。

《踏春》的例句

1. 春天來了,萬物複蘇,我們一家人約好一起踏春去。
2. 春遊花海,踏春賞花,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與《踏春》相關的組詞

出遊、賞花、漫步、春遊、遊園。

《踏春》的近義詞

春季郊遊、春遊賞花。

《踏春》的反義詞

宅在家中、不出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