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轮钩的意思、轮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轮钩的解释

亦作“ 轮鉤 ”。钓竿上装有小轮以收卷钓丝的钓具。《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波上惟见一人,唱謳歌而拨棹,手持轮钩,欲以(似)鱼(渔)人。” 蒋礼鸿 通释:“现在 浙江 金华 人所用的钓竿,钓丝很长,头上装有好几枚双尖钓钩,可以下到很远的地方,而於近钓竿把手处装置直径三四市寸的小轮,用来收捲钓丝。这种情形,和变文所説‘收轮捲索’相合,应是轮钩的遗制。”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戏跃莲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轮鉤。无端摆断芙蓉朶,不得清波更一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轮钩"是一个汉语词汇,特指古代一种带有转轮装置的钓鱼工具,主要用于钓取大型鱼类。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义分解与基本结构

  1. 轮:指装置中可转动的圆轮结构,通常缠绕钓线,起到收放线的作用,类似现代渔线轮雏形。
  2. 钩:指带有倒刺的金属鱼钩,用于刺穿鱼嘴。

    二者结合形成复合工具,体现古人通过机械结构增强垂钓效率的智慧(《汉语大词典》)。

二、功能与使用场景

轮钩通过转轮控制钓线长度和张力,适用于深水或急流环境。其设计优势在于:

三、文献佐证与文化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采绿》"其钓维何?维丝伊缗",汉代郑玄笺注提及"钓者以轮系竿",说明周代已出现带轮钓具。明代《天工开物》更详细记载了轮钩的竹制转轮结构,印证其技术传承(《中国古代名物大典》)。

四、现代认知与延伸意义

现代汉语中,"轮钩"作为历史专有名词,主要用于研究传统渔具演变或古典文献解读。其设计原理被视作现代抛竿渔轮的起源,体现了古代工艺对工具力学的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


权威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3. 王利器等《中国古代名物大典》(济南出版社)
  4. 唐锡仁《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轮钩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轮钩(lún gōu)是一种传统钓具,指钓竿上安装有小轮装置的渔具,主要用于收卷钓丝。其名称中的“轮”指收线用的滑轮,“钩”则指钓钩。

二、结构特点

  1. 滑轮装置:钓竿近手握处装有直径约10厘米的轮子,用于收放钓丝,类似现代渔轮的雏形。
  2. 多钩设计:钓丝末端常配多个双尖钓钩,可覆盖较广水域。
  3. 长线优势:通过滑轮可控制超长钓丝,适合远距离垂钓。

三、历史文献记载

四、现代遗存
浙江金华地区仍保留类似传统钓具,其结构与古籍描述的“收轮卷索”原理一致,被认为是轮钩的延续。

其他解释补充
极少数文献(如)将“轮钩”解释为成语,比喻通过权谋手段达成目的,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词典,可能为引申或误读。

建议结合《敦煌变文集》等古籍及地方民俗研究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柏舟宝篆禀墙采礼杈儿炒炒七七出分子翠翘徂征带比倒洑大战登封点白巅峰冬储躲开恩客法出多门凡汞桂子兰孙滚灯含油层厚泊坏腹汇茅贱体箕拘急流勇进觔斗惊魂不定基质控驭留邸卖犯明德慎罚年限齧肥盘鼎赔钱货披露腹心蒲蔽牵船榷酤肉感三酿五齐僧社神武挂冠熟谙顺信説到家束修私币竦秀殢雨尤云推怀亡等危窘先容缬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