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 印度 人對我國的尊稱。摩诃,猶言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羯若鞠闍國》:“當此東北數萬餘裡, 印度 所謂 摩訶至那國 是也。”亦稱“ 摩訶震旦 ”。《新唐書·西域傳上·天竺》:“ 貞觀 十五年……帝命雲騎尉 梁懷璥 持節慰撫, 屍羅逸多 驚問國人:‘自古亦有 摩訶震旦 使者至吾國乎?’皆曰:‘無有。’戎言中國為 摩訶震旦 。”
“摩诃至那”是古代印度對中國的尊稱,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分析如下:
詞源構成
整體含義
該詞直譯為“大中國”,是印度古代文獻中對中國的尊稱,體現對中華文明地域遼闊、文化昌盛的認可。
這一稱呼反映了古代中印文化交流的密切。印度通過絲綢之路和佛教傳播了解中國,以“摩诃”表達對中華文明的敬意,類似歐洲稱中國為“Seres”(絲國)的尊崇視角。
若需進一步了解梵語中對中國的其他稱謂(如“震旦”“支那”),可查閱《大唐西域記》原文或印度古代史籍。
《摩诃至那》(mó hè zhì nà)是一詞彙來自佛教經典《摩诃至尊》。它通常指代的是達到最高境界或者是至高無上的意思。
《摩诃至那》由四個漢字組成:
《摩诃至那》的繁體字為「摩該至那」。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些差異,所以《摩诃至那》有可能在不同曆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寫法。根據古籍記載,古時候《摩诃至那》的寫法為「摩訖至乃」。
1. 他的修行達到了摩诃至那的層次。
2. 那位高僧的智慧讓人感覺摩诃至那。
1. 摩诃:表示最高、至高無上。
2. 摩诃菩提:指的是對智慧的最高追求。
近義詞:無上、至高、頂峰。
反義詞:低微、平庸、普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