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消霧散的意思、冰消霧散的詳細解釋
冰消霧散的解釋
亦作“ 冰銷霧散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北周 庾信 《周大将軍瑯邪定公司馬裔墓志銘》:“都督 始州 諸軍事,蠻夷恃險,狼顧鴟張,高山尋雲,深谷無景,九地縱橫,三門起伏,危峰馬束,水險橋飛。遂得谷靜山空,冰消霧散。”
詞語分解
- 冰消的解釋 亦作“ 冰銷 ”。.冰凍消融。 唐 董思恭 《守歲》詩之二:“冰銷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唐 元稹 《寄樂天》詩:“冰銷田地蘆錐短,春入枝條柳眼低。” 宋 王安石 《作翰林時》詩:“習習春風拂柳
- 霧散的解釋 .喻消失淨盡。 晉 陸雲 《盛德頌》:“ 三秦 席卷, 項籍 灰分,逋虜霧散,遺寇雲徹。”《宋書·鄧琬傳》:“昔 吳 楚 連衡, 燕 淮 勁悍,塵擾區内,聲沸 秦中 ,霧散埃滅,豈非先鑒。” 宋
網絡擴展解釋
成語冰消霧散(拼音:bīng xiāo wù sàn)比喻事物徹底消失或瓦解,多用于形容矛盾、困難等完全消除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成語釋義
- 本義:冰雪融化、霧氣消散,引申為事物徹底消失或問題完全解決。
-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事物瓦解或矛盾消除。
- 近義:煙消雲散、冰釋瓦解。
出處與典故
出自北周庾信《周大将軍琅邪定公司馬裔墓志銘》:
“遂得谷靜山空,冰消霧散”
(通過平定蠻夷之亂,使動蕩局勢歸于平靜,隱患徹底消除)。
用法示例
- 描述矛盾化解:
“經過深入溝通,兩人間的誤會終于冰消霧散。”
- 形容自然現象:
“清晨的陽光灑下,湖面的寒氣冰消霧散。”
注意事項
- 多音字:
“散”在成語中讀sàn(分散義),與“sǎn”(零散)區分。
- 變體形式:
亦作“冰銷霧散”,意義相同。
擴展信息
- 感情色彩:中性,側重客觀描述。
- 常用程度:現代使用較少,多用于書面語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古籍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冰消霧散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它的意思是形容事物突然消失或散去,就像冰融化、霧散去一樣。這個詞拆分的部首是冫、肖、雨,其中冫代表冰,肖代表像,雨代表霧。根據筆畫計算,冰消霧散一共有14畫。
關于冰消霧散這個詞的來源,有一說認為它最早出自《淮南子·齊俗訓》:“過收之間有氣霧,曰冰消。”意思是指霧氣消散,就好像冰一樣融化消失了。而繁體字的寫法則是「冰消霧散」。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比如說在戰國時期的金文中,冰寫作「冫」,霧寫作「雨」。在古代的寫法裡,冰消霧散是這樣寫的:「冫肖雨散」。
我們來看一下關于冰消霧散的例句吧:
1. 這場大霧過後,能見度立即恢複,仿佛冰消霧散。
2. 經過多年艱苦努力,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前途一片光明,冰消霧散。
組詞方面,與冰消霧散相關的詞彙有:
1. 冰冷 - 形容非常冷的。
2. 霧氣 - 形容霧氣。
3. 解散 - 形容組織、團體等散去消失。
而與冰消霧散意義相反的詞彙是:
1. 冰凍 - 形容物體被冰凍住,無法融化。
2. 霧氣凝結 - 形容霧氣聚集凝結,無法消散。
希望以上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