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簡劄的意思、簡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簡劄的解釋

(1).用以書寫的竹簡木劄。亦指功用與簡劄相同的書寫用品。 漢 王充 《論衡·自紀》:“其隱乎猶吾文未集於簡劄之上。”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下》:“ 滂 對曰:‘臣之所舉,自非饕穢姦罪,豈以污臣簡劄。’” 唐 元結 《廣宴亭記》:“吾當裁畜簡劄,待為之頌。”

(2).指文書;書信。 清 劉毓崧 《杜觀察<古謠諺>序》:“語言在文字之先,故點畫不先於聲音,簡劄不先於應對。自來講點畫者,兼溯聲音之始;工簡劄者,兼求應對之宜。”

(3).書寫。《舊唐書·陸贽傳》:“ 贄 揮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不經思慮,既然之後,莫不曲盡事情,中於機會,胥吏簡劄不暇,同舍皆伏其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簡劄"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曆史底蘊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1. 字源構成 "簡"本指竹片制成的書寫載體,《說文解字》釋為"牒也",段玉裁注曰"竹謂之簡"(來源:《說文解字注》)。"劄"原指木牍,《釋名·釋書契》載"劄,栉也,編之如栉齒相比也"(來源:《釋名疏證補》)。二字組合後泛指古代書寫材料。

  2. 語義演變 在《漢語大詞典》中,"簡劄"被定義為"古代書寫用的竹簡和木片",後引申為文書、書信的代稱(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七版)。東漢王充《論衡·量知篇》有"截竹為簡,破以為牒,加筆墨之迹,乃成文字"的記載(來源:《論衡校釋》),印證其物質屬性。

  3. 文化延伸 該詞在《文心雕龍·書記》中被劉勰用于"春秋聘繁,書介彌盛:繞朝贈士會以策,子家與趙宣以書,巫臣之遺子反,子産之谏範宣,詳觀四書,辭若對面。又子服敬叔進吊書于滕君,固知行人挈辭,多被翰墨矣"(來源:《文心雕龍譯注》),體現其在古代文牍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

“簡劄”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綜合多個來源信息:

一、基本釋義

  1. 書寫材料
    原指古代用于書寫的竹簡和木劄,後泛指類似功能的書寫載體。如漢代王充《論衡》提到“文未集於簡劄之上”,說明其作為文字載體的功能。

  2. 文書與書信
    引申為文書或書信的統稱。清代劉毓崧在《杜觀察<古謠諺>序》中,将“簡劄”與“應對”并列,強調其作為書面交流工具的特性。

  3. 書寫行為
    作動詞時表示書寫動作。唐代元結《廣宴亭記》中“裁畜簡劄”即指準備書寫材料并記錄。


二、用法示例


三、補充說明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可參考《論衡》《後漢書》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會襃贈鉢多羅不到黃河心不死闡衍朝綱朝上沖浪床墊打棗竿吊鶴地厭都講反音福命芙蓉并蒂隔艙革任笱婦觀時詭毳殊章歸色誨饬火不思見憐齎盜食看頭考詞淩冽利權龍角馬鞭面如冠玉摩肩接毂内侍内饔粘膠纖維蓬頭跣足剽怸劈刺七件兒契闊清宴秦壘氣踰霄漢曲池弱孤三逆埽迹尚古子審美趣味霜芬誦斥雖説跳蕩體順紋楸相救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