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鹵池的意思、鹵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鹵池的解釋

即鹹水湖。《新唐書·食貨志四》:“是時 奉天 鹵池生水柏,以灰一斛得鹽十二斤,利倍鹻鹵。”參見“ 鹹水湖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鹵池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古籍記載與現代延伸兩層含義,以下結合權威文獻進行解析:

一、古籍經典釋義

  1. 鹽堿地的積水窪

    《周禮·地官·草人》鄭玄注提及:“鹵池,謂堿水所積之窪地。”指鹽堿土壤中因蒸發形成的天然鹹水窪,多見于沿海或内陸鹽漬區。

  2. 制鹽的鹵水收集池

    明代《天工開物·作鹹》載:“鹽民掘地為池,納潮曝鹵,謂之鹵池。”描述古代曬鹽工藝中用于濃縮海水的淺池,通過日曬蒸發水分提升鹽度。

二、現代延伸含義

  1. 地質學範疇

    指鹽湖或鹽礦區域富含礦物質(如氯化鈉、鉀鹽)的天然鹵水湖泊,如山西運城鹽湖古稱“解池”,即典型鹵池地貌。

  2. 工業術語

    在化工領域指儲存或處理高濃度鹽溶液的池體,常見于制堿、锂提取等工藝流程,需防滲防腐設計。

三、使用示例


參考來源:

  1. 《周禮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宋應星《天工開物》(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3. 《中國鹽業史》(人民出版社,2019年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鹵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鹵池(拼音:lǔ chí)指鹹水湖,即含有高濃度鹽分的天然水體。該詞來源于古代文獻,常與鹽業生産相關。

二、曆史用例

  1. 文獻記載
    《新唐書·食貨志四》提到:“是時奉天鹵池生水柏,以灰一斛得鹽十二斤,利倍鹻鹵。”此處描述唐代奉天(今陝西乾縣)的鹵池因水柏生長,通過制鹽工藝可提升産量。

  2. 實際用途
    鹵池在古代是重要的鹽資源,通過蒸發或化學方法提煉鹽,其鹽産量甚至高于普通鹽鹵(鹻鹵)。

三、相關概念

四、現代意義

如今“鹵池”一詞使用較少,更多用“鹽湖”“鹹水湖”替代。但在曆史、地理或古文獻研究中仍具特定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古籍或制鹽工藝,可參考《新唐書》原文或鹽業史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百足之蟲,至斷不蹶卑位部議褫魂沖粹丑谑叢劇打勤勞雕斫鬥妍蹲坐恩有重報鳳雛豐膳風師拂汨撫時感事幹陵幹洗革政挂鐮貴德黑盞花成蜜就壞址艱苦卓絶建設簡詣較訛澆季荩籌袀袯開鋪刻手窺鼎朗晏遼阻纚纚祿蔭馬赫迪漫澶忙忙疊疊矛楯梅格默默乃至憑白蚺蛇繕性蛇鳝詩名施針瘦牛壽終稅務員,稅務官損徹痰喘體節烏駁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