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繕性的意思、繕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繕性的解釋

涵養本性。《莊子·繕性》:“繕性於俗。” 成玄英 疏:“繕,治也;性,生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永嘉綠璋山》詩:“恬如既已交,繕性自此出。” 清 徐增 《送中洲大師往廬山》詩:“繙經悟空假,繕性了真妄。”《中國近代文論選·讀新小說法》:“文章固非吾輩所重耶?即論文章,新小説之感人也亦摯矣。以言其繕性也:常者登山陟水,如《尋親記》,讀之可令人敬;奇者萬死一生,如《歷險記》,讀之可令人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繕性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出自《莊子·繕性》篇,其核心含義指通過修養來恢複或完善人的自然本性。該詞由"繕"(修補)和"性"(本性)構成,主要包含三個層面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修養本性",強調通過内心修養來矯正後天習染造成的偏頗。這種修養過程既包含對先天禀賦的維護,也包含對後天失性的修複。

二、詞源考據 據王先謙《莊子集解》考證,"繕性"概念最早見于《莊子·繕性》:"繕性于俗學,以求複其初",原指在世俗學問中修養心性以回歸本真狀态。此處的"繕"與"修"互訓,暗含修補與培育的雙重含義。

三、哲學内涵 現代學者張岱年在《中國哲學大綱》中指出,繕性思想體現了道家"返樸歸真"的修養論,主張通過"去僞存真"的實踐,使人擺脫禮教束縛,複歸自然天性。這與儒家"修身養性"強調社會倫理教化的取向形成對照。

四、用法示例 該詞多用于哲學論述或文學創作,如《文心雕龍·養氣》"玄神宜寶,素氣資養"的表述,即暗含繕性思想。現代語境中,常與"修身""養心"等詞組合使用,但更側重對自然本真的追求。

網絡擴展解釋

“繕性”是一個源自道家思想的詞語,主要含義為修治本性、涵養心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繕”意為修整、補救,“性”指人的天性或本性。組合後指通過自我修正和完善,使本性回歸純真狀态。在《莊子》中,“繕性”被進一步闡釋為“以恬養知”,即用恬淡的心境涵養智慧,達到知(智慧)與恬(心性)的平衡。

二、哲學内涵

  1. 道家思想核心:莊子提出“繕性于俗”,主張在世俗中修治本性,而非逃離現實。通過“自養”和“斂藏”的方式保存本真,避免被外物擾亂心性。
  2. 返璞歸真:莊子認為過度追求學識(“文滅質”)或浮華(“博溺心”)會喪失本性,繕性即通過内在修養回歸“至一”的原始狀态。

三、相關成語與典故

四、現代意義

現代語境中,“繕性”可引申為個人通過自省與修養完善性格,體現積極的人生态度。例如謝靈運詩句“繕性自此出”,即表達通過自然之境陶冶心性的過程。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原文分析,可參考《莊子·繕性》及曆代注釋(如成玄英疏)。

别人正在浏覽...

白額侯百葉圖鄙昧不欺屋漏饞扠長跂瞋詈螭駕穿綳都護法郎吉肺葉共識化訓畫作悔賴火彈狐塞堿瘠角丱交子務加入價值連城基趾俊美峻言開審昆炎老大娘淋滲亂哄騾子營律例貌象民不堪命模胡莫逆之交蠯醢品節破萼青炬權力掃道水宿山行順風耳絲絕私史陶俑調弦品竹踢蕩土力晚稻鄉眷相托香物閑聲小費校射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