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貴德的意思、貴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貴德的解釋

(1).重視德行。《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 曰:仁則榮,不仁則辱,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也。如惡之,莫如貴德而尊士。”《晉書·庾峻傳》:“帝王貴德於上,俗亦反末於下。” 元 袁桷 《<廬陵羅氏世譜>序》:“先之以孝謹,終之以卑讓,黜爵貴德,雖百世可推也。”

(2).顯貴而有德行的人。 晉 孫綽 《碧玉歌》:“ 碧玉 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千金意,慙無傾城色。”《付法藏因緣傳》卷四:“ 阿恕伽 王,甚無智慧,自屈貴德,禮拜童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貴德"是由"貴"與"德"構成的複合詞,《漢語大詞典》解釋其核心含義為"以德為貴,崇尚道德"。該詞源自儒家倫理體系,《古代漢語詞典》指出其最早見于《禮記·中庸》"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體現古代對道德價值的推崇。

字源學角度分析:"貴"字甲骨文作"貝"與"臾"合體,本義為價值高昂的貝币,《說文解字》訓為"物不賤也";"德"字從彳(道路)從直從心,會意正直之心為道德根基。二字結合形成"将道德視為最高價值"的哲學概念。

文化内涵包含三個維度:

  1. 價值評判标準:如王陽明《傳習錄》強調"貴德而賤功"的修養觀
  2. 社會治理原則:《孟子·公孫丑上》主張"貴德而尊士"的治國理念
  3. 人格修養目标: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诠釋為"君子以成德為行"

現代漢語中既保留古義,又衍生出新用法。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下轄的"貴德縣"即取"以德為貴"命名,該縣政府官網記載其地名始于元代對"河陰縣"的雅化更名。在當代語境中,常見于"貴德輕利""崇仁貴德"等四字格詞組,多用于道德教育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貴德”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核心詞義

  1. 重視德行() 源自儒家經典,《禮記·曲禮上》提出“太上貴德”,指将道德修養置于首位。《孟子·公孫丑上》進一步強調“貴德而尊士”,主張通過推崇德行與賢士實現社會治理。

  2. 顯貴而有德行的人() 如晉代孫綽《碧玉歌》中“不敢攀貴德”,此處特指社會地位與品德兼備的賢者,體現古代對德位相配的價值追求。

二、姓名學寓意() 作為名字時,“貴”象征尊貴與價值認可,“德”強調遵循本心、順應規律的處世哲學,組合後寄寓對高尚品格與社會貢獻的雙重期許。

三、現代延伸 該詞亦為青海省貴德縣地名,因當地兼具高原壯美與江南靈秀的獨特景觀聞名()。

别人正在浏覽...

百萬伴舞被滿漕運嘈囋怅懷成群逐隊螭頭官吹淨賜赈達巴漢發明獎芳物放縱不拘墳策骨镞豪子黑曆核銷河役鴻聲華軒胡倫豁蒙樓漸導醬齊監納角牴借光竭忠井鼃蘮蒘居宅魁梧良稱憐新棄舊柳翠井猛獸磨害莫或琵琶胡語謙光黔江乾隆喬梓七條絲耆童驅口閃痛赦孤伸腳輸忠嗽飲太嫔填臨威械我輩向搨香韻先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