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遠。《新唐書·李靖傳》:“以嶺海陋遠,久不見德,非震威武、示禮義,則無以變風。”
“陋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但核心解釋可歸納如下:
地理意義上的“邊遠”
該詞常用于描述地理位置偏僻、遠離中心區域,如《新唐書·李靖傳》中提到“以嶺海陋遠,久不見德”,指嶺南、沿海地區因地處邊遠而難以被教化。
引申為文化或治理的疏離
在曆史文獻中,“陋遠”不僅指地理距離,還暗含因偏遠導緻的文化隔閡或治理困難,需通過“震威武、示禮義”來改善。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陋遠”可形容思想、知識淺陋狹隘,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文獻,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若需引用古籍或學術文獻,建議采用“邊遠”這一傳統釋義;若用于現代語境,需明确上下文以避免歧義。更多例證可參考《新唐書》或權威詞典。
《陋遠》是由"陋"和"遠"兩個字組成的詞語,表示的意思是簡陋和遙遠。
"陋"這個字的部首是阜,它共有8畫;"遠"這個字的部首是辶,它共有7畫。
《陋遠》作為一個詞語,并沒有一個明确的來源,但是它們各自是獨立的漢字。
《陋遠》的繁體字形分别是「陋」和「遠」。
在古時候,「陋」的寫法有些許差異,舊時有「岚」、「隹」、「㢤」的寫法;「遠」則沒有太多變化。
1. 這個村莊的房屋十分陋遠,生活條件非常艱苦。
2. 他從小生活在偏遠的山區,對外界的了解十分陋遠。
組詞:陋巷、陋室、陋屋、陋習、遠方、遠離、遠征
陋遠的近義詞包括:貧糟、粗陋、簡陋、偏僻、遙遠、偏僻。
陋遠的反義詞包括:豪華、高級、現代、近處、近距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