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徑寸的意思、徑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徑寸的解釋

(1).徑長一寸。常用以形容圓形物之細小。 漢 張衡 《南都賦》:“酒則九醖甘醴,十旬兼清,醪敷徑寸,浮蟻若蓱。” 晉 左思 《詠史》詩之二:“鬱鬱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2).指徑寸之木。比喻微才,小才。含有自謙意。 宋 蘇轼 《葉公秉王仲至見和次韻答之·再和》:“誰惜異材蒙徑寸,自慚枯枿借淩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徑寸”是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

  1. 直徑一寸
    指圓形物體的直徑長度為一寸,常用于形容細小事物。例如:
    • 漢·張衡《南都賦》:“醪敷徑寸,浮蟻若蓱。”(酒面上漂浮的泡沫細小如萍)、4、
    • 晉·左思《詠史》:“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用細小的莖葉遮蔽高大的枝條)、4、

二、引申義

  1. 比喻微小的才能
    以“徑寸之木”自謙才能不足。例如:
    • 宋·蘇轼《再和葉公秉》:“誰惜異材蒙徑寸,自慚枯枿借淩霄。”(自謙才能平庸,難以高就)、4、

三、漢字結構解析

“徑”本義為小路,引申為“直徑”。從部首“彳”(與行走相關)到“直徑”的演變,體現了從具體路徑到抽象長度的擴展、。
“寸”為長度單位,十寸為一尺,古代一寸約3厘米,常象征微小、。

四、總結

“徑寸”既可描述物體的細小尺寸,也可用于自謙才能。該詞常見于古代詩文,需結合語境理解具體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徑寸》的意思

《徑寸》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衡量或評判事物的标準或尺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徑寸》的拆分部首是“⺣”和“寸”,其中“⺣”是表示人的部首,寸是事物的部首。它總共有7個筆畫。

來源

《徑寸》一詞最早見于《論語·子張》篇,原句是“言忠信,行笃敬,雖蠻貊之邦行,行不違,言不多。《徑寸》載之。”這是孔子講述了評價一個人的标準。

繁體

《徑寸》的繁體字為「徑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徑寸」的寫法可能會與現在的寫法有所不同。在古籍中,「徑」的寫法可能為「逕」,并且「寸」的寫法可能為「尋」。

例句

他的工作成果是用來衡量他能力的《徑寸》。

組詞

千裡照《徑寸》、不合常理的《徑寸》、憑借個人《徑寸》。

近義詞

标準、尺度、準繩、規範。

反義詞

胡亂、不規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