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天蕩的意思、黃天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天蕩的解釋

(1). 長江 下遊的一段,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東北。古時江面遼闊,為南北險渡。 宋 高宗 建炎 四年(1130年), 韓世忠 敗 金兀朮 于此。

(2).古名 朝天湖 ,又名 皇天蕩 。在今 江蘇省 蘇州市 葑門 東1公裡。面積1.8平方公裡。 唐 末藩鎮混戰, 楊行密 救 董昌 ,敗 錢鏐 于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黃天蕩是中國曆史地理中的古地名,具有雙重含義:

一、自然地理概念 黃天蕩原指長江下遊的河段名稱,具體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東北至鎮江市西部的長江幹流區域。該地段因江面寬闊、水流湍急,且泥沙淤積形成大片灘塗而得名,古代文獻中常以“蕩”描述此類水域地貌特征。

二、曆史事件代稱 該地名因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韓世忠率軍在此阻擊金兀術的著名戰役而載入史冊。這場持續48天的水戰創造了以少勝多的軍事案例,《宋史·韓世忠傳》記載其“以八千人拒兀術十萬之衆”,成為研究古代水戰的重要戰例。

名稱溯源方面,“黃天”取自當地土質泛黃的地理特征,“蕩”則源于吳語方言中對淺水湖沼的稱謂,符合《吳地記》中“水澤謂之蕩”的記載。明清時期的地理志書如《讀史方輿紀要》均将其列為長江險要之處,現代考古發現該區域存有宋代沉船遺迹及古戰場遺址。

網絡擴展解釋

黃天蕩是一個具有曆史與地理雙重意義的地名,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一、地理位置

  1. 南京黃天蕩
    位于今江蘇省南京市栖霞區栖霞山與龍潭之間的沿江地帶,古時是長江下遊的一段寬闊江面,為南北交通險要渡口。經考證,其故址在栖霞山攝山湖一帶,原為大江支汊形成的湖蕩,現已成為陸地。

  2. 蘇州黃天蕩
    另有一處同名地點位于蘇州市葑門東約1公裡處,古稱“朝天湖”或“皇天蕩”,面積約1.8平方公裡,唐代曾為藩鎮混戰戰場。


二、曆史事件

  1. 南宋“黃天蕩之戰”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名将韓世忠率軍在此截擊金兵歸路,其夫人梁紅玉擊鼓助戰,将金軍圍困于黃天蕩長達48天。最終金軍鑿渠逃脫,但此役重創金軍士氣,成為南宋抗金的重要戰役。

  2. 唐代軍事沖突
    唐末楊行密與錢镠在此交戰,楊行密救董昌并擊敗錢镠,是江南地區藩鎮割據的重要戰場之一。


三、名稱與變遷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細節或地理考證,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地方志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奧雅扳跻暴世蹩腳貨鄙谏兵争避妖圈不徹乘坐觸媒打掠貂裘短趁督篆愕眙蕃戎飛白書奉觞蚨母公祭花點會得誨教嬌癡剿擒節導柩辂菊節開頂風船怐瞀婪墨牢牲梁楹連續報道領攝龍變馬屁精門士民俗學狃狎佩慰鋪翠銷金黔口妻兒老少栖意勝冠神渥申冤十字庫雙溪數珠宿禽踏水天巧挑戰者酴酒文異薤歌謝公乞墅錫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