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 杜甫 稱 鄭虔 為“廣文先生”。據《新唐書·鄭虔傳》載, 玄宗 愛 鄭虔 才,為置廣文館,以之為博士。 唐 杜甫 《醉時歌》:“諸公衮衮登臺省, 廣文先生 官獨冷;甲第紛紛厭粱肉, 廣文先生 飯不足。”
(2).泛指清苦閑散的儒學教官。 宋 梅堯臣 《裴直講得潤州通判周仲章鹹豉遺一小瓶》詩:“我今老病寡肉食,廣文先生分遺微。”
“廣文先生”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主要有兩層含義:
特指唐代鄭虔
唐玄宗因賞識鄭虔的才華,特設廣文館并任命其為博士,負責教授儒學。杜甫在《醉時歌》中稱其為“廣文先生”,既點明其官職,又暗含對其清貧境遇的同情,如詩句“廣文先生官獨冷,飯不足”。
泛指清貧閑散的儒學教官
後世以此詞代指職位低微、生活清苦的儒學教育者。例如宋代梅堯臣的詩句“廣文先生分遺微”,即以“廣文先生”比喻友人周仲章的清廉自守。
補充信息
《廣文先生》是指文化廣博、學識豐富的人。廣指廣泛、多樣,文指文化、學問。
《廣文先生》的拆分部首為廣和文,它們分别屬于康熙字典中的部首廣和文。廣的筆畫數為3,文的筆畫數為4。
《廣文先生》一詞的來源比較模糊,可能是民間流傳的稱呼,用以形容有學識、知識淵博的人。
《廣文先生》在繁體中仍然保持相同的寫法,沒有特别不同。
古時候《廣文先生》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具體的古代寫法遺憾的是我無法提供,因為該詞彙是比較新的,曆史悠久的漢字字典中可能沒有收錄。
1. 他是個真正的廣文先生,精通曆史、文學、政治等多個領域。
2. 我們都尊敬廣文先生的學識和見解。
廣博、學識淵博、博學、多知多聞、博聞強識。
博學多才、學富五車、學富五車、博學多聞。
淺薄無知、愚笨、無學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