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究天文曆法。《宋書·天文志一》:“ 張衡 為太史令,乃鑄銅範。 衡 傳雲:其作渾天儀,考步陰陽,最為詳密。” 宋 嶽珂 《桯史·歲星之祥》:“ 紹興 辛巳,逆 亮 渝盟。有上封者,言吾方得歲,虜且送死。詔以問太史,考步如言。”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太乙推算》:“時無星官歷翁考步推賾,庸詎知非入元、復元之際乎?”
“考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拼音:kǎo bù
注音:ㄎㄠˇ ㄅㄨˋ
核心含義:指推究天文曆法,即通過研究、測算來探索天體運行規律及曆法制定。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天文曆算的學術活動。
現代漢語中“考步”已非常罕見,僅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部分現代造句(如中的高考例句)實為拆分使用“考”與“步”,并非原詞含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天文術語或文獻案例,可參考《宋書》《桯史》等典籍。
《考步》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檢查行走的步伐”。這個詞經常用于形容對行人、隊伍等進行步态、腳步有序性的檢查和評估。
《考步》的拆分部首是“⾛”和“⾏”,其中“⾛”是走的意思,而“⾏”則表示行動。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考步》一詞最早出現在《周官》一書中,是古代官員對士兵的行進方式進行檢查和評估的名詞。隨着時代的變遷,這個詞逐漸演變為現代社會中對行人、隊伍等的步伐檢查。
《考步》的繁體形式為「考步」。
在古時候,漢字《考步》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隨曆史發展,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也不斷改變,因此古代漢字的形态與現代有所差異。
1. 軍校團隊每天都要進行嚴格的《考步》訓練,以鍛煉他們的紀律和集體協作能力。
2. 參加遊行的學生們在學校廣場進行了一次隆重的《考步》表演,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組詞:考查、步伐、考核。
近義詞:檢閱、點贊、評估。
反義詞:隨意、混亂、無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