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品珠。 南朝 宋 沉懷遠 《南越志》:“珠有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6*九分為大品;有光彩,一邊小平,似覆釜者,名璫珠;璫珠之次為走珠,走珠之次為滑珠;滑珠之次為磊螺珠;磊螺珠之次為官雨珠;官雨珠之次為稅珠;稅珠之次為蔥珠。”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珠》:“凡珠在蚌,如玉在璞,初不識其貴賤,剖取而識之。自五分至一寸五分經者為大品。小平似覆釜,一邊光彩微似鍍金者,此名璫珠,其值一顆千金矣。古來‘明月’、‘夜光’,即此便是。”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珰珠漢語 快速查詢。
珰珠是中國古代對特定珍珠品種的稱謂,其特點與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形态特征 珰珠外形呈"小平似覆釜"狀(類似倒扣的鍋),表面一側帶有獨特的金屬光澤,這種特殊的光彩被描述為"微似鍍金"()。這種天然形成的特殊形态與光澤是其區别于普通珍珠的核心特征。
等級地位 在古代珍珠分級體系中,珰珠屬于頂級品類。南朝《南越志》記載珍珠九品制中,珰珠位列第一等,僅次于大品珠(直徑1.5-1.8寸),遠超走珠、滑珠等品類()。明代《天工開物》更明确指出其"一顆千金"的珍貴價值。
文獻關聯 古代文獻中"明月珠""夜光珠"等傳奇明珠,經考證實為珰珠的别稱()。這種命名源于其獨特的光澤效果,在特定光照條件下會産生特殊的視覺效果。
尺寸标準 優質珰珠的直徑範圍在5分(約1.5厘米)至1.5寸(約4.5厘米)之間,其中達到1寸以上的尤為珍貴。這種尺寸标準與珍珠貝的生長周期密切相關,大型珍珠需更長的孕育時間。
需說明的是,現代珠寶分類中已無此專稱,但通過文獻記載可知,珰珠本質上是一種天然形成的異形珍珠,其價值由形态獨特性、尺寸及光澤共同決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