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镂冰雕瓊的意思、镂冰雕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镂冰雕瓊的解釋

(1).比喻作品風格明潔。瓊,美玉。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孫器之評詩》:“ 劉夢得 如鏤冰雕瓊,流光自照。”

(2).比喻構思新穎精巧。 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籤·皇甫涍》:“ 子安 刻意摹拟,詞俊而格超,可謂鏤冰雕瓊,心手雙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镂冰雕瓊”是一個富有詩意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比喻作品構思精巧、文辭優美,如同在冰和瓊玉(美玉)上雕刻一般,既需要高超的技藝,成果又晶瑩剔透、珍貴美好,但同時也暗含了徒勞無功或難以持久的意味。以下從詞典釋義、語源和使用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 基本釋義與字面解析

二、 引申義與核心比喻

  1. 比喻作品精妙絕倫: 這是該成語最常用的褒義層面。它形容詩文、詞賦或其他藝術作品構思極其精巧細膩,文辭極其華美絢麗,如同在冰和玉這樣珍貴且需要高超技藝才能雕刻的材料上完成的作品,令人贊歎其工巧和美感。
    • 例: 他的詩詞如镂冰雕瓊,字字珠玑,讀來令人齒頰留香。
  2. 暗喻徒勞無功或難以持久: 這是該成語隱含的貶義或警示層面。冰雖晶瑩卻易融化,在其上雕刻,無論多麼精美,最終都會化為烏有。瓊玉雖美,但雕刻本身也是耗時費力且可能損耗材料的行為。因此,這個成語也常用來比喻:
    • 耗費心力卻無實際成效或難以長久保持的事物。
    • 過分追求形式上的雕琢華美而忽略了内容的實質或根基。
    • 事物雖然美好但極其脆弱或難以維系。
    • 例: 若隻追求辭藻的華麗而無深刻内涵,不過是镂冰雕瓊,終難傳世。

三、 用法特點

四、 語源與權威參考 該成語源遠流長,其意象和用法在古代文獻中即有體現。明代著名學者、文學家楊慎在其《升庵詩話》中明确使用了類似的表述來評價詩歌:

“镂冰雕瓊,流光自照。” (楊慎《升庵詩話》) 楊慎用“镂冰雕瓊”來形容詩歌語言雕琢得極其精美,如同雕刻的冰玉般能自然煥發光彩。這一評述深刻影響了後世對該成語的理解和使用,強調了其形容文辭精妙的核心含義。同時,“冰”的意象也自然隱含了易逝的特性。

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镂冰雕瓊”是一個形象生動、内涵豐富的成語。它既是對精妙絕倫、文辭華美的藝術作品的極高贊譽,也暗含着對徒勞無功、華而不實或脆弱易逝的事物的深刻洞察。理解和使用這個成語時,需結合具體語境把握其褒貶傾向。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妙的比喻,源自古代文論(如楊慎《升庵詩話》)的運用,并被權威漢語詞典所收錄和诠釋。

網絡擴展解釋

“镂冰雕瓊”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 ,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明代楊慎的《升庵詩話·孫器之評詩》:“劉夢得如镂冰雕瓊,流光自照。”,後多用于文學評論領域。

三、用法與結構

  1. 語法功能:作謂語、定語,多用于褒義語境。
  2. 成語結構:聯合式(“镂冰”與“雕瓊”并列)。
  3. 適用對象:
    • 藝術作品:如詩詞、工藝品等(例:清·陳田評皇甫涍作品“心手雙絕”)。
    • 個人才華:形容技藝高超或構思巧妙。

四、延伸信息

若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升庵詩話》《明詩紀事》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年之後鄙心才良春桃爨桂炊玉大老子扂楔冬榮東向鬥班飯鬻分子式革變閤長觥觞國司空河不出圖桁架紅口白牙薨殒後服緩款華素渾身上下胡鋪搭疾厄芥蔕解悶戒途接遇舉白峻法軍命狂噪壸闱梁桷旅伴馬革裹屍謾妒木鉢醲實龐道批示髷髻商串尚陽沙泉慎舉神行太保手到擒來天晷鐵鍊通班頭盧佗城托勢嚣聲宵夙息喘析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