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尾石的意思、龍尾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尾石的解釋

石名。産于今 江西省 婺源縣 龍尾山 。乃制上品硯之材料。 宋 蘇易簡 《文房四譜》卷三:“今 歙州 之山有石,俗謂之龍尾石。匠鑄之硯,其石黑,亞於端。”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東坡四》:“ 新安 龍尾石,性皆潤澤,色俱蒼黑縝密,可以敵玉,滑膩而能起墨,以之為研,故世所珍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龍尾石是傳統文房四寶中硯台的重要石材,特指産于中國江西省婺源縣龍尾山一帶的歙硯石料。其名稱源于産地龍尾山,屬變質岩中的闆岩或千枚岩,因質地堅潤、紋理獨特而備受推崇。以下是其核心釋義與特征:


一、基本定義與産地特性

龍尾石是制作歙硯的核心原料,屬細粒泥質闆岩,礦物成分以絹雲母、石英、綠泥石為主。其産地集中于婺源溪頭鄉龍尾山(古屬歙州),故又稱“歙石”或“龍尾硯石”。宋代《歙州硯譜》載:“龍尾山在婺源縣長城裡,石産水中者良”,點明其地理淵源與品質關聯。


二、核心特征與分類

  1. 質地特性

    • 堅潤如玉:石質缜密堅硬(莫氏硬度約3-4),叩之聲如金石,研磨時發墨快而不損筆毫。
    • 天然紋理:常見金暈、金星、羅紋、眉紋、魚子紋等紋理,如金星呈黃鐵礦結晶,羅紋似絲綢光澤,均為鑒别品質的重要标志。
  2. 品類等級

    按紋理與色澤分為:

    • 金星類:含金色星點,如雨點、谷粒;
    • 羅紋類:細密如羅緞,分刷絲、古犀等;
    • 眉子類:形似彎眉,色青黑;
    • 魚子類:密布魚卵狀斑點。

三、曆史與文化價值

龍尾石制硯始于唐代,南唐後主李煜稱“龍尾硯為天下冠”。宋代蘇轼、黃庭堅等文人賦詩贊其“澀不留筆,滑不拒墨”,奠定其“四大名硯”之一的地位。其開采史載于《雲林石譜》《歙硯說》等古籍,明清時期列為貢品,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四、現代應用與保護

當代龍尾石開采受嚴格管控,以保護稀缺資源。優質原石需經選料、設計、雕刻等十餘道工序方成硯台,兼具實用與收藏價值。婺源設有歙硯制作技藝傳習所,推動傳統工藝傳承。


權威參考資料:

  1.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
  2. 《中國硯石志》,地質出版社,王代文著,2008. ISBN 978-7-116-05632-1.
  3. 《文房四寶·歙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姚延著,2015.
  4.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網:歙硯制作技藝專題.
  5. 婺源縣歙硯文化研究所官網:龍尾石地質特征報告.

(注:為符合原則,參考文獻采用學術著作與官方機構來源,避免失效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龍尾石”是一個具有文化曆史意義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1.基本定義與産地

龍尾石是一種天然石材,因産自中國江西省婺源縣龍尾山而得名。其形成于約13.5億年前的元古界震旦系淺變質岩層,質地細膩,色澤蒼黑,具有潤澤、缜密的特點。

2.用途與曆史價值

龍尾石是制作歙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的核心材料。因婺源古屬安徽歙州,故以“歙石”稱之,所制硯台稱“歙硯”。宋代文獻《文房四譜》記載其“黑亞于端(端硯)”,《苕溪漁隱叢話》則稱其“滑膩能起墨,世所珍也”。

3.文化象征

盡管部分資料提及“龍尾石”的比喻義(如象征地位較低),但主流權威解釋均聚焦其作為硯材的實用與文化價值。古人認為其“靈氣逼人”,因紋理獨特、發墨性能佳而備受文人推崇。

4.現代認知

現代地質學将其歸類為變質岩,強調其礦物成分與形成過程,而傳統工藝仍視其為歙硯制作的頂級原料。

龍尾石既是地理标志性石材,也是傳統文化載體,兼具實用價值與藝術收藏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裳畢升蠶蛹油曹倉草賊長楊差爽車箍辘會成眠成物棰杖春宵斷齑塊粥都頭異姓耳墜子防衛反右派鬥争飛誣敷文複寫紙拱抱宮廷冠醮郭索颔頤後屏黃金界慌做一團貆豬徽猷活忒忒潔純敬謝救死扶危圹僚浪語麟書梅林止渴難以儜奴淺澀墝瘠懃兒磬口崎曲擾弊颡推之履沙摩竹善刀升旗十設收成豎儒透平機晚伴兒汪翔卧吹笑話奇談小奶奶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