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棰杖的意思、棰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棰杖的解釋

猶棍棒。《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或便加棰杖,毒痛參并下。”


箠杖:1.棍棒。 漢 王充 《論衡·訂鬼》:“病者因劇身體痛,則謂鬼持箠杖毆擊之。”

(2).用棍棒拷打。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八:“ 興定 初, 朮虎高琪 為相,惡士大夫,有罪輒以軍儲論,加箠杖。” 明 張居正 《乞宥言官疏》:“荷蒙聖慈俯從,曲賜寬宥,免其箠杖,天下莫不稱仁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棰杖”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chuí zhàng,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棍棒
    指短木棍或類似棍棒的器物,常用于古代刑罰或日常工具。例如《後漢書》提到“或便加棰杖,毒痛參并下”,此處“棰杖”即指棍棒類刑具。

  2. 拷打行為
    引申為用棍棒實施杖刑或毆打。如元代文獻記載“有罪輒以軍儲論,加箠杖”,強調其作為刑罰手段的功能。


二、字源解析


三、文獻例證

  1. 《論衡·訂鬼》:
    “病者因劇身體痛,則謂鬼持棰杖毆擊之”,此處“棰杖”描述鬼怪持棍棒攻擊的意象。
  2. 《歸潛志》:
    元代記載官員濫用“箠杖”拷打士大夫,體現其作為刑罰工具的殘酷性。

四、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查閱文獻原文或詳細字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如、4)。

網絡擴展解釋二

棰杖:詞義、拆分部首和筆畫

棰杖(chuí zhà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用來打擊或鞭打的長棍子或鞭子。該詞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和長(cháng),共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根據語言學家的研究,"棰"的本義是用樹枝做成的打擊工具,源于古代的十種刑罰之一。在古代漢字中,"棰"和現代漢字中的"捶"曾是同一個字。而“杖”則是指用來打擊或趕打的長棍。兩者合在一起組成了現代漢字“棰杖”。繁體字中,棰杖是「槌」+「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棰"的字形是由一個木字旁邊加上另一個字形類似于"對"或"追"的形狀構成,象征着追擊或打擊的意義。"杖"在古時的字形中,上面是"木",下面是類似于"義"的形狀,表示以木為基礎的仁義之物。

例句

1. 王老師用棰杖敲打着桌子,吓得學生們一個個屏住了呼吸。

2. 農夫用棰杖抽打地上的茄子,以除去塵土。

組詞

相關詞語:鞭打、鞭笞、責打、毒打、錘擊、敲打

近義詞

棍棒、鞭子

反義詞

保護、撫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