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表着的意思、表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表着的解釋

(1).顯揚昭著。 漢 班固 《白6*虎通·號》:“故受命王者,必擇天下美號,表著己之功業,明當緻施是也。”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古之英才,若 子房 、 仲舒 、 叔度 、 孔明 、 文仲 、 韓 、 範 諸公,德業表著,皆良知中所發也。” 魯迅 《<勁草>譯本序》:“ 托氏 撰述之真得以表著,而譯者求誠之志或亦稍遂矣。”

(2).用标幟标明固定。《左傳·昭公十一年》:“朝有著定,會有表,衣有禬,帶有結。會朝之言,必聞于表著之位,所以昭事序也。” 杜預 注:“著定,朝内列位常處,謂之表著。”

(3).猶标柱。 宋 葉適 《靈岩》詩:“ 吳 人宅沮洳,茲山抑其鎮;陡起為表著,突兀數尋仞。”

(4).猶撰述。 明 宋濂 《滁陽蔡氏道山阡表》:“某與 彜 交既久,若異姓昆弟然。故因其請為表著先塋之碑,使後世有考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表着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表著"在漢語詞彙中屬于較為典雅的表達,主要包含以下兩層釋義:

一、作動詞時指顯揚标舉 《漢語大詞典》解釋為"顯揚昭著",常用于表彰功績或品德。例如《後漢書·鄭太傳》載:"若表著廪祿,選用清能",此處強調通過制度公開褒獎賢能之士,體現古代人才選拔理念。

二、作形容詞時表示顯明昭著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釋作"彰顯、顯明",多用于描述事物特征顯著易見。如宋代王禹偁《待漏院記》雲:"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矣。聖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甯者何謂也?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張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勞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數也。是不獨有其德,亦皆務于勤耳。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猶然,況宰相乎!朝廷自國初因舊制,設宰相待漏院于丹鳳門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啟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聲。金門未辟,玉漏猶滴。撤蓋下車,于焉以息。待漏之際,相君其有思乎?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來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疇多蕪,何以辟之;賢人在野,我将進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氣不和,災眚薦至,願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詐日生,請修德以厘之。憂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門既啟,四聰甚迩。相君言焉,時君納焉。皇風于是乎清夷,蒼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則總百官,食萬錢,非幸也,宜也。其或私仇未複,思所逐之;舊恩未報,思所榮之;子女玉帛,何以緻之;車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勢,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時告災,上有憂色,構巧詞以悅之;群吏弄法,君聞怨言,進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門既開,重瞳屢回。相君言焉,時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則死下獄,投遠方,非不幸也,亦宜也。是知一國之政,萬人之命,懸于宰相,可不慎欤?複有無毀無譽,旅進旅退,竊位而苟祿,備員而全身者,亦無所取焉。棘寺小吏王某為文,請志院壁,用規于執政者。" 文中"表著"即強調政治舉措的顯著成效。

該詞在近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降低,但在曆史文獻與學術研究中仍具重要語料價值。詞義演變軌迹體現了漢語單音詞向複合詞發展的規律,其中"表"取顯明義,"著"取顯現義,通過同義複用強化表達效果。

網絡擴展解釋

“表着”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而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顯揚昭著
    指通過言行或成就使名聲、功績顯著,得到廣泛認可。例如:“受命王者,必擇美號以表著己之功業”(《白虎通·號》)。

  2. 用标幟标明固定
    通過标記或符號明确位置或界限。例如古代朝會時,“表著之位”用于固定官員站位(《左傳·昭公十一年》)。

  3. 猶标柱
    類似立柱作為标志,引申為突出、顯著的存在。如宋詩“陡起為表著,突兀數尋仞”形容山峰高聳。

  4. 猶撰述
    指撰寫、著述,強調通過文字表達思想。明代文獻中多用于此義。


二、現代引申義

在部分現代解釋中,“表着”被視作成語,意為通過行為、表情或語言顯露出某種狀态或情感。例如:“他表着不滿的情緒”。


三、發音與結構


四、使用建議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例證,可參考《白虎通》《左傳》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冰肌雪腸兵略撥拉儳婦讒蠅成寝蛏子坼罅敕曉傳幫帶啖龁丹之所藏者赤搗蛋道鹹訂考第主東方生鬥怪争奇剁斧石額定訛以傳訛發電廠分族負約蓋娅關乎瑰轶黑鼾呴煦黃橙橙鬟玉見知機房仔金蘭譜糾列軍國民主義鈞令炬焰看殺衛玠李郭耧播慮周藻密買夜錢貿説彌士侔訾樵唱人馬平安榮茂煞有介事繩約四部衆碎金踏籍貪心不足添覔佻蕩萬元溫水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