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敕曉的意思、敕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敕曉的解釋

告戒曉谕。《東觀漢記·杜詩傳》:“時将軍 蕭廣 放縱兵士,猝暴民間, 詩 敕曉不改,遂格殺 廣 ,還,以狀聞。”《資治通鑒·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雲:“敕,戒也;曉,開諭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敕曉"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單字釋義與古代文獻用例來理解。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古籍記載,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單字釋義

  1. 敕(chì)

    • 本義:帝王的诏書、命令。《說文解字》釋為"誡也",引申為告誡、訓谕。
    • 權威來源:

      《漢語大詞典》:"敕,特指皇帝的诏令。"

      《康熙字典》:"敕,誡也。又诏也。"

    • 古籍用例:

      《後漢書·光武帝紀》:"敕軍中皆堅卧不動。"(命令軍隊堅守不動)

  2. 曉(xiǎo)

    • 本義:天明,引申為知曉、明白,或使他人知曉。
    • 權威來源:

      《說文解字》:"曉,明也。"

      《玉篇》:"曉,知也,喻也。"


二、複合詞"敕曉"的含義

敕曉為動詞性複合詞,意為"以敕令的形式告知;通過官方文書曉谕",強調以權威身份正式傳達信息或命令。其核心特征包括:

權威文獻例證:

  1. 《後漢書·窦融傳》:

    "玺書既至,河西鹹驚,以為天子明見萬裡之外……遂共敕曉所部。"

    • 釋義:朝廷诏書到達後,河西官員共同以正式命令曉谕管轄區域。
    •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
  2. 明代《吏文》公文集:

    收錄官方文書中"敕曉軍民人等"等表述,指以公文形式告知百姓政令。

    • 來源: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明代公文檔案

三、用法與語境


四、相關詞辨析

詞彙 含義 與"敕曉"區别
敕令 帝王下達的命令 側重"命令"本身,非"告知"動作
曉谕 明白告知(不限發布主體) 無"敕"的權威性色彩

結論:"敕曉"是古代行政用語,特指通過官方敕令形式向民衆或下屬傳達信息,兼具權威性與告知性,屬典型的封建制度下公文術語。

網絡擴展解釋

“敕曉”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敕曉”由“敕”和“曉”兩字組成:

2.文獻用例

《東觀漢記·杜詩傳》記載:“時将軍蕭廣放縱兵士,猝暴民間,詩敕曉不改,遂格殺廣。”此處“敕曉”指杜詩對蕭廣的告誡與勸谕。胡三省在《資治通鑒》注中進一步解釋:“敕,戒也;曉,開諭也。”。

3.近義詞與用法

4.現代適用性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告誡”“曉谕”等替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東觀漢記》《資治通鑒》等原始文獻或權威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拔地搖山白席避淺彩幄超塵出俗垂耳下首登秋頂心雷東鄙惰嬾酆琅風煞憤濤鼖镛副榜幹雲根緣冠挂谷狗貴幸國魂寒寺皇繇毀駡惠悟渾璞劍頭一吷膠青袷衣緝訪近正魁然吏蠹理極旅遊資源泥古拘方佞兌膩味濃裝豔抹匹夫僮婦暴衣露蓋橋托棄骸啓行曲先生上海市商業善遊者溺剩義首妻索垢吹瘢替戾岡枉帆轄境閑拔纖鈎仙升憲網谺若欣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