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敕曉的意思、敕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敕曉的解釋

告戒曉谕。《東觀漢記·杜詩傳》:“時将軍 蕭廣 放縱兵士,猝暴民間, 詩 敕曉不改,遂格殺 廣 ,還,以狀聞。”《資治通鑒·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雲:“敕,戒也;曉,開諭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敕曉”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敕曉”由“敕”和“曉”兩字組成:

2.文獻用例

《東觀漢記·杜詩傳》記載:“時将軍蕭廣放縱兵士,猝暴民間,詩敕曉不改,遂格殺廣。”此處“敕曉”指杜詩對蕭廣的告誡與勸谕。胡三省在《資治通鑒》注中進一步解釋:“敕,戒也;曉,開諭也。”。

3.近義詞與用法

4.現代適用性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告誡”“曉谕”等替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東觀漢記》《資治通鑒》等原始文獻或權威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敕曉(chì xiǎo)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皇帝的口谕”或者“上級頒發的命令”。下面是關于敕曉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敕字的部首是言字邊,意味着與語言相關,筆畫數為十十四畫。曉字的部首是日字旁,表示與時間、天亮等有關聯,筆畫數為十九畫。 來源:敕字在甲骨文中已經出現,最早使用出現在公元前2世紀的篆書中,意為“君主的口谕”。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象形文字,表示“天亮”。 繁體:敕字的繁體寫法為「敕」,曉字的繁體寫法為「曉」。 古時候漢字寫法:敕字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差别不大,而曉字的古代寫法中曾經存在一個不常見的變體,即“麥”。這種形式下,曉字的意思為“谷子成熟”。 例句:皇帝發布敕曉,命令百官迅速行動。 組詞:夜曉(天亮)、黎明(拂曉)、曉應(明确回應) 近義詞:谕旨、旨意、诏書 反義詞:默許、不予理會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