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 a great show of being in earnest] 指裝模作樣,像真有那麼回事一樣。也說像煞有介事
她看着他那煞有介事的樣子,先吓了一跳。——李準《王結實》
謂故作姿态,讓人感到一本正經、真有其事。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 袁圓 ﹞并不走,卻抱着東西走向 曾霆 ,‘煞有介事’的樣子。” 郭澄清 《大刀記》開篇二:“﹝ 白眼狼 ﹞還像給自己鼓氣似的狠狠地吸一口大氣,而後煞有介事地逼向 梁寶成 。”
“煞有介事”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字面解釋
引申義
多用于描述人刻意誇大或故作莊重的行為,例如: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文學作品中的相關描寫。
《煞有介事》(shà yǒu jiè shì)是一個中國成語,用來形容做事情非常認真、一絲不苟,不容許半點馬虎或漫不經心。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态度或行為非常慎重,對待每個細節都十分重視。
這個成語可以拆分為四個部分,分别是“煞”、“有”、“介”和“事”。其中,“煞”指的是消除、制止或阻止,它是由“⺊”(幹)和一個火字旁組成的部首。而“有”則表示存在或具備着,它是由“⺓”(月)和“又”組成的部首。接下來的“介”是一個表示介詞關系的漢字,它由“⺄”(人)和“八”組成的部首。最後,“事”代表行為、事情或情況,它是由“⺍”(人)和一個“一”字旁組成的漢字。
《煞有介事》的來源不詳,但它在古代文獻中廣泛出現。這個成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有時會有所不同,例如繁體寫作「煞有介事」。不過,無論簡體還是繁體,它們的意義都是完全相同的,都指代着極其認真和謹慎的态度。
以下是幾個使用《煞有介事》的例句:
1. 他在工作中總是煞有介事,從不馬虎。
2. 這個項目的細節處理得煞有介事,讓人非常滿意。
3. 她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煞有介事,因此取得了好成績。
根據《煞有介事》這個成語,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如“認真”、“細緻”、“一絲不苟”等。近義詞可以是“慎重”、“小心翼翼”、“嚴謹”等。反義詞可以是“草率”、“馬虎”、“敷衍”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