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頓足的意思、捶胸頓足的詳細解釋
捶胸頓足的解釋
[beat the breast and stamp the feet (in deep sorrow or anger)] 形容極為悲傷或悔恨的樣子
詳細解釋
見“ 捶胸跌腳 ”。
詞語分解
- 捶胸的解釋 作态以示抗議如悲哀,憤怒,或自責
- 頓足的解釋 以腳跺地。多形容情緒激昂或極其悲傷、着急。《韓非子·初見秦》:“聞戰頓足徒裼,犯 * ,蹈鑪炭,斷死於前者,皆是也。” 唐 杜甫 《兵車行》:“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清 蒲松齡 《聊齋
網絡擴展解釋
“捶胸頓足”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huí xiōng dùn zú,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基本釋義
形容人因極度悲痛、懊悔或焦急而用拳頭捶打胸口、跺腳的動作神态。多用于表達情感失控的狀态。
2.出處與典故
- 最早出自元代蕭德祥的雜劇《殺狗勸夫》:“我衷腸,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隻落的捶胸頓足空流淚。”
- 明代李開先《閑居集·昆侖張詩人傳》中也有用例:“已而知其實然,捶胸頓足,若不欲生。”。
3.語法與結構
- 聯合式成語:由“捶胸”和“頓足”兩個動作并列組成。
- 常見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描述人的情感狀态。例如:“他得知真相後捶胸頓足,懊悔不已。”。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呼天搶地、痛心疾首、椎心泣血(表達類似強烈情感)。
- 反義詞:眉開眼笑、手舞足蹈(表達喜悅或輕松情緒)。
5.應用示例
- 文學作品中常見,如《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孔明說罷,觸動玄德衷腸,真個捶胸頓足,放聲大哭。”。
- 現代例句:“他因投資失敗捶胸頓足,悔不當初。”
6.注意事項
- 讀音:“捶”不可誤讀為“chuī”。
- 情感強度:通常用于極端情緒場景,日常口語中使用較少。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文學背景或更多例句,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古典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短語“捶胸頓足”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
“捶胸頓足”是什麼意思?
“捶胸頓足”是一個成語,形容人因悲痛、氣憤或無可奈何而做出的激烈反應。
拆分部首和筆畫
“捶胸頓足”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以下幾個部首和筆畫:
- 捶: 手 (⺘) + 幾 (又)
- 胸: 月 (⺆) + 良 (艮)
- 頓: 頁 (頁) + 裡 (⺕)
- 足: ⺼ (肉) + 十 (十)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捶胸頓足”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四年》中,原意是指人們因為************人的錯誤而感到悲痛,以表達對國家遭受不幸的内心真情。
繁體字形式為“捶胸頓足”。在古時候,寫作“捶胸頓足”。現代漢字的簡化過程中,對該詞進行了簡化。
例句
他聽到噩耗後,無助地捶胸頓足,表示了他内心的極度沮喪。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捶胸擊掌、悲憤欲絕、痛心疾首。
近義詞:哀痛萬分、悲痛欲絕、咬牙切齒。
反義詞:不動聲色、坦然無懼、淡定從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