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肉與骨髓。 晉 葛洪 《抱樸子·對俗》:“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鹽滷沾於肌髓,則脯臘為之不爛。”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夫樂本心術,故響浹肌髓。”
“肌髓”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肌肉與骨髓,即人體組織的核心部分。該用法最早見于古籍,如:
事物的核心要義或精髓
如《孟子·告子上》以“肌膚”與“骨髓”類比,引申為事物最本質的部分。
内心深處或深刻感受
常見于成語“淪浃肌髓”(或“浃淪肌髓”),表示情感、思想滲透到最深處。例如:
“肌髓”既描述人體組織,也用于抽象表達核心本質或深刻體驗。其用法在文學和日常語境中均有體現,需結合上下文具體理解。
肌髓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分别是“肌”和“髓”。它的部首分别是“⺼”和“骨”,筆畫數分别是6畫和19畫。
“肌髓”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肌”的意思是指肌肉,髓的意思是指髓質,即骨髓。它們結合在一起表示肌肉和骨髓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肌髓”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肌髓”的寫法有所不同。在《說文解字》中,肌寫作“⺼幾”或“豕幾”,髓寫作“骨垂聲”,讀音為“膠”。
以下是使用“肌髓”作為例句的句子:
1. 他的身體力行表達了對肌髓的熱愛。
2. 這本書深入探索了肌髓的奧秘。
與“肌髓”相關的組詞有:
1. 肌體:指人體的肌肉部分。
2. 肌肉:指人體内的肌肉組織。
3. 髓腔:指骨髓内部的空腔。
與“肌髓”近義的詞語有:
1. 肌肉髓:指骨髓中的脂肪和血管組織。
2. 骨髓:指骨骼内部的脂肪與血液組織。
與“肌髓”相反義的詞語有:
1. 皮外肌:指皮膚下的肌肉組織。
2. 骨膜:指覆蓋骨骼表面的薄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