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審聲的意思、審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審聲的解釋

(1).古指辨别宮。商、角、徵、羽五聲。《禮記·樂記》:“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

(2).辨别金鼓之聲。《國語·吳語》:“大夫 臯如 進對曰:‘審聲則可以戰乎?’”

(3).通曉聲韻、格律。 明 何景明 《<明月篇>序》:“意調若髣髴四子,而才質猥弱,思緻庸陋,故摛詞蕪紊,無復統飭,姑録之,以俟審聲者裁制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審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辨别五聲(宮、商、角、徵、羽)

這是其最核心的釋義,源自《禮記·樂記》:“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這裡的“五聲”是中國傳統音樂中的五個基本音階,審聲即指通過細緻辨析音律來理解音樂與社會治理的關系。

2.辨别金鼓之聲

古代戰争中通過金鼓之聲傳遞指令,審聲也指對這類信號的識别能力。如《國語·吳語》記載:“大夫臯如進對曰:‘審聲則可以戰乎?’”,說明其與軍事指揮的關聯。

3.通曉聲韻、格律

後引申為對詩詞聲律的掌握,如明代何景明在《<明月篇>序》中提到“審聲者裁制”,強調對聲韻規則的熟悉。


補充說明

以上釋義綜合了古代典籍和語言學解析,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審聲》

《審聲》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對聲音進行仔細聆聽和判斷。它可以用于描述對音樂、話語或其他聲音進行審查、評價或識别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審聲》的拆分部首是言,拆分筆畫為12畫。

來源

《審聲》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儒家經典《論語》中的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其中的“傳不習乎?”一句可以解釋為“你有沒有仔細聽取并判斷所傳達的聲音或信息?”。

繁體

《審聲》的繁體字為「審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審」字在小篆字形中的寫法是才在上,言在下,底部有到達地面的足迹象征了音聲在空氣中的傳播。而「聲」字在小篆中是由「左子」和「助手」兩個部件構成,表示了聲音的産生。

例句

1. 他對音樂的《審聲》非常敏感,能夠聽出細微的音色變化。

2.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将請專業的聲音工程師對錄音進行《審聲》。

組詞

審查、審美、審慎、審定、審判、審問、審驗等。

近義詞

審聽、聆聽、檢聽、辯聽等。

反義詞

忽略、不聞、漠視、不識聲音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