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詞的意思、白纻詞的詳細解釋
白纻詞的解釋
樂府 吳 舞曲名。 唐 李白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詩:“時枉《白紵詞》,放歌 丹陽湖 。” 徐柯 《白紵詞》之三:“千觴萬酌君莫辭,聽吾前歌《白紵詞》。”參見“ 白紵歌 ”。
詞語分解
- 白的解釋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顔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沒
網絡擴展解釋
“白纻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白纻詞原指樂府吳地舞曲名,盛行于晉、南朝時期。其名稱來源于舞者身穿白色細麻布(白纻)制成的輕盈長袖舞衣,舞蹈形式包含獨舞與群舞。
二、引申含義
後演變為成語,形容言辭虛浮空洞、缺乏實質内容。其構成中,“白纻”象征輕飄無實質的布料,“辭”指語言表達,整體比喻話語華而不實。
三、用法與語境
- 使用場景:多用于批評他人發言空洞,如會議中無實際建議的發言,或文章内容浮誇。
- 語法功能:主謂結構,常作賓語或定語,含貶義。例如:“他的報告盡是白纻詞,毫無可行方案。”
四、相關詞彙
- 近義詞:空話連篇、華而不實
- 反義詞:言之有物、一針見血
- 關聯概念:白纻舞(舞蹈形式)、白纻歌(舞曲歌詞)
五、文化背景
白纻詞最初與南朝樂府文化密切相關,既反映當時歌舞藝術特色,也體現語言表達中對形式主義的批判傾向。其語義演變過程體現了詞彙從具體藝術形式到抽象概念的文化投射。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國語辭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纻詞是指“白纻”這個詞彙。它由兩個部分組成:白(白色)和纻(一種細麻布),表示顔色和布料的意思。根據《康熙字典》,它的部首是白,總共有13畫。
白纻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以繁體字為主。繁體字“白纻”寫作“白縞”(bai2 gua3),依次由“白”和“縞”兩個字組成。而“縞”這個字又有與“纻”相同或相似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關于白纻詞的例句:
1. 這件衣服是白纻的,很透氣。
2. 他喜歡穿白纻裙子,在夏天特别涼爽。
3. 她買了一匹白纻布料,準備做一件新衣服。
與白纻詞相關的組詞有:白縞分(指細麻布)、纈白(指白色絲線)、白纈繡(指白色繡線)、白扇纻、白纻裙、續白纻(指繼續使用白色細麻布)等等。
近義詞可以是别的顔色搭配着纻這種布料,如黑纻、藍纻等等。反義詞可以是其他顔色的布料,如紅紗、綠緞等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就請告訴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