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ternal grandmother;grandmother on mother's side] 母親的母親
母親的母親。俗稱外婆。《漢書·外戚傳上·史皇孫王夫人》:“ 地節 三年,求得外祖母 王媪 , 媪 男 無故 , 無故 弟 武 皆隨使者詣闕。”《紅樓夢》第三回:“那女學生原不忍離親而去,無奈他外祖母必欲其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七回:“我心中又是一疑,北邊人稱呼外祖母多有叫老老的,何以忽然弄出個‘老老老’來?”參見“ 外婆 ”。
“外祖母”是中文中一個常見的親屬稱謂,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定義
外祖母指母親的母親,屬于母系直系血親。與“祖母”(父親的母親)形成對比,兩者分别代表父系和母系的長輩親屬關系。
地域稱呼差異
文化與社會角色
在傳統家庭結構中,外祖母常承擔照顧孫輩、傳授生活經驗的角色。例如民諺“外祖母的箱子底”,比喻珍藏的寶貴物品或記憶。
法律意義
在法律層面,外祖母屬于二代直系血親,在繼承權、監護權等事務中具有特定權利義務(如《民法典》第1127條規定的法定繼承順序)。
文學與情感内涵
這一稱謂常帶有溫暖、慈愛的情感色彩,多見于描寫親情的作品中,如冰心散文《我的外祖母》即通過細節刻畫外祖母的形象。
若需進一步了解外祖母在具體文化習俗、法律案例或方言中的用法,可提供更多語境以便補充說明。
外祖母是指一個人的母親的母親,也就是父親的母親。她是一個家族中的長輩,承載着家庭的曆史和傳承。外祖母在家庭中起到重要的角色,給予孫輩悉心的關愛和教育。
外祖母這個詞由「外」和「祖」、「母」三個部首組成。
「外」部首在現代漢字中的筆畫數為3。
「祖」部首在現代漢字中的筆畫數為9。
「母」部首在現代漢字中的筆畫數為5。
「外祖母」一詞最早出現在古漢語中,原指父親的母親,後來發展為指父親的祖母。在古代,婦女的地位相對較低,但外祖母作為長輩,常常在家庭中有一定的權威和地位。
「外祖母」的繁體字為「外祖母」,隻是在書寫形式上有所不同,字意和詞義完全相同。
在古代,「外祖母」一詞的漢字寫法可能存在一定的變異。然而,主要的構成部分「外祖」和「母」的字形并沒有太大的改變。
例如,「外祖母」可能寫作「外祖母」,字形的細節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的意思保持不變。
1. 我的外祖母非常慈祥,對我和************姐妹都非常關愛。
2. 我經常去探望我的外祖母,與她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
3. 我外祖母的智慧和經驗給予我很大的啟發,我很感激她的教誨。
組詞:外祖父(指父親的父親)。
近義詞:外婆、祖母(一般指父母雙方的母親)。
反義詞:母親。
注: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具體的詞義解釋和漢字寫法可能因地域、曆史背景等而有所不同。【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