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擊缶的意思、擊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擊缶的解釋

亦作“ 擊缻 ”。敲擊瓦缶。古人或以缶為樂器,用以打拍子。缶,瓦盆。《詩·陳風·宛丘》:“坎其擊缶, 宛丘 之道。”《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於是, 秦王 不懌,為一擊缻。 相如 顧召 趙 禦史書曰:‘某年月日, 秦王 為 趙王 擊缻。’”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偕計》:“堪嗟擊缶千秋壯,莫道揮毫兩鬢星。” 清 孫枝蔚 《贈江舟次詩》:“書空恥咄咄,擊缶歌嗚嗚。不為今離别,焉知昨歡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擊缶”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音樂行為,具體解釋如下:

一、讀音與基本釋義

“缶”的正确讀音為fǒu(第三聲),指古代用陶土燒制的瓦盆或瓦罐。
“擊缶”即敲打這種瓦器作為節拍樂器,常用于歌舞伴奏或宴會助興。


二、曆史出處與典故

  1. 《詩經·陳風·宛丘》
    記載“坎其擊缶,宛丘之道”,描繪陳國百姓在宛丘道上擊缶歌舞的場景。

  2. 《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蔺相如迫使秦王“為一擊缻(缶)”,成為外交場合維護國家尊嚴的經典典故。


三、文化意義


四、延伸知識

明代陳汝元詩句“堪嗟擊缶千秋壯”,說明擊缶意象在文學中延續,常借喻質樸豪邁的文化精神。

網絡擴展解釋二

擊缶的意思

《擊缶》是一個古代成語,意思是“敲擊空瓶子”。在古代中國,人們用瓶子來裝酒,并在某些場合下用于祭祀祖先。當酒瓶裡的酒被喝完後,人們會敲擊瓶子,以示謝意和感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擊缶的拆分是:擊(手)+ 缶(缶子)。

擊的部首是手,它的筆畫數是5。

缶的部首是缶,它的筆畫數是6。

來源和繁體

《擊缶》成語最早源于《左傳》中的記載。《左傳》是古代中國的一部史書,在其中的某個故事中,有人在祭祀完畢後擊打了空缶子,表達了對祖先的敬意。

繁體字的寫法為「擊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中,擊缶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然而,“擊”和“缶”兩個字作為基本部分并未改變,隻是一些附加的筆畫可能在不同的時期有所變化。

例句

他擊缶以表達對先祖的敬意。

在傳統的婚禮上,新郎會按照習俗擊缶以表示慶祝和祝福。

組詞

擊鼓、擊劍、擊掌、編緝、退縮、缶貨

近義詞

擊瓶、敲鼎

反義詞

敬愛、謝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