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捧着。《水浒傳》第一回:“目今京師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齎捧禦書丹詔,親奉龍香,來請天師。” 明 張元凱 《西苑宮詞》之五:“鳳閣傳呼魚鑰開,中官齎捧禦題來。”
“齎捧”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多寫作“赍捧”,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齎捧(jī pěng)指恭敬地捧持或捧着某物,常用于描述鄭重其事的動作,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或正式場合的表述。例如: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古籍或仿古語境中。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捧持”“敬獻”等替代。
如需進一步了解“捧”的單獨用法(如量詞、奉承義項),可參考相關字詞解析。
齎捧(jī pěng)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攜帶和奉上物品。它的拆分部首為齊和手,總共包含13個筆畫。
齎捧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最早見于《周禮·樂器》:“齎捧祀樂,音胥義。”這裡指的是攜帶和奉上祭祀所需的樂器。在繁體字中,齎捧的寫法為贄駢。
在古代,齎捧的一種常見書寫形式為贄駢。贄在古代是指貢品,駢是指攜帶。齎捧在古時候的寫法較為簡繁,有時也會以“齎朋”代替,意為攜帶盛器之人。
1. 他齎捧着一束鮮花來到我家。
2. 作為一名禮儀小姐,她熟練地齎捧着盛裝的茶具。
3. 舉手之勞,齎捧一份心意,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齎捧的相關詞彙有:齎送、捧場、捧心等。
近義詞有:攜帶、遞送、搬運等。反義詞有:收取、接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