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盤龍的意思、盤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盤龍的解釋

(1).盤曲的龍的圖像。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京洛篇>》:“繡桷金蓮華,桂柱玉盤龍。”《南史·梁紀上·武帝》:“有司奏: 吳 令 唐傭 鑄盤龍火鑪,翔鳳硯蓋。”

(2).指以盤龍為飾的銅鏡。 清 陳維崧 《水龍吟·巷口見磨鏡者》詞:“見一雙小玉,盤龍暗捧,和羞映中門裡。”

(3).形容卷曲如龍。 唐 李峤 《簾》詩:“巧作盤龍勢,長迎飛燕遊。” 唐 韓愈 《芍藥》詩:“浩态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緑盤龍。”

(4).見“ 盤龍髻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盤龍”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主要涵蓋傳統文化、器物裝飾及文學意象等方面,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傳統紋樣
    盤龍指盤曲的龍形圖案,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中的常見紋樣,常用于器物(如銅鏡、火爐、硯蓋等)和建築(如梁柱、屋檐)的雕刻裝飾。例如南朝鮑照《京洛篇》中“桂柱玉盤龍”,即描繪建築上的盤龍紋飾。

  2. 銅鏡裝飾
    古代銅鏡常以盤龍為飾,稱為“盤龍鏡”。清代詩詞中提到的“盤龍暗捧”即指此類器物。

  3. 卷曲形态的比喻
    形容事物卷曲如龍的姿态,如唐代李峤《簾》詩“巧作盤龍勢”,比喻簾幕的蜿蜒形态。

  4. 發髻樣式
    指“盤龍髻”,古代女性的一種發型,将頭發盤成龍形,多見于詩詞描述。


二、文化象征


三、其他引申


以上内容綜合了傳統典籍、詩詞例證及文化考據,如需進一步了解盤龍紋樣的具體樣式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盤龍

盤龍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盤”和“龍”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盤(皿部)龍(龍部)

拆分筆畫:盤(7畫)龍(16畫)

來源和繁體

盤龍這個詞的來源非常有趣。據傳說,盤龍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盤是指蛇盤着身子,龍是中國傳統神話中的神獸,代表着權力和吉祥。古人把盤和龍兩個内容相似的字合在一起,形成了盤龍這個詞。

在繁體字中,盤的寫法是「盤」,龍的寫法是「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盤的寫法有所變化。舊時的盤字是由盾字和舟字組成,表示在舟上用盾進行保護。龍字則沒有太大變化,保留了江山萬裡圖的形狀。

例句

1. 他手中捧着一盤龍蝦,香氣撲鼻。

2. 盤龍舞蹈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組詞

1. 盤旋:旋轉盤狀地繞着某一中心點移動。

2. 龍舞:模仿龍的動作和舞姿表演的一種民間舞蹈。

近義詞

龍蛇:指的是龍和蛇這兩種盤繞身形并有神秘力量的神獸。

巨龍:指的是巨大而強大的龍。

反義詞

仙鶴:指的是長壽吉祥的神鳥,與龍有明顯的區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