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塵世,俗世。 晉 陸雲 《失題八章》之八:“芒芒陋世,奚兢奚錯。牧彼紛華,委之沖漠。”
“陋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存在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成語用法(常見解釋):
指社會風氣敗壞、道德水平低下的時代。由“陋”(粗鄙、簡陋)和“世”(時代、社會)組成,強調社會環境惡劣,人們行為不端或品德低下。可用于描述亂世或道德淪喪的曆史時期,例如:“在文學作品中,常以‘陋世’映射現實社會的弊端”。
古漢語中的引申義(較少見):
部分古籍(如晉代陸雲《失題八章》)将其解釋為“塵世”或“俗世”,帶有對現實世界的批判色彩,如“芒芒陋世,奚兢奚錯”。但這種用法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
補充說明:
陋世,指的是社會、世界或時代的境況不盡如人意、不幸困頓的情況。這個詞由兩個字組成:陋和世。
陋:由部首阝和字頭垂組成,總共有8個筆畫。
世:由部首一和字頭也組成,總共有5個筆畫。
陋世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出自《高詩序》:“又靡曰:‘秦塗對乎?矗矗疢疢,以沒幽陋之世耳。”這句話的意思是在秦朝腐朽黑暗的時代,沒有清明的氣象。後來逐漸演變為用來形容社會的貧困、破敗或時代的頹喪、沉淪。
繁體字為「陋世」。
在古時候,「陋世」的寫法有所變化。比如在《康熙字典》中,「陋世」字的寫法為「婁世」。在不同朝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會有所變化。
1. 這個小村莊被快速發展的現代化城市環繞,顯得格外陋世。
2. 在這個動蕩的時代,人們感受到了真正的陋世。
陋世沒有固定的相關詞組,但可以與其他詞組合,例如:陋世佳人、陋世奇人等。
其他近義詞包括:窮困潦倒、逆境、困頓。
反義詞包括:盛世、富饒、興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