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獎掖扶助。 明 陳子龍 《上石齋師》:“昭融令德,光華復旦,而三事大夫無懷仁負義之志,方州大鎮鮮戮力共奬之心。”
“共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基本釋義
指共同獎掖扶助,即多人協作給予獎勵、提拔或支持。其中“奬”為“獎”的異體字,強調通過集體力量促進他人發展。
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陳子龍的《上石齋師》:“昭融令德,光華複旦,而三事大夫無懷仁負義之志,方州大鎮鮮戮力共奬之心。” 此處批評官員缺乏齊心協力的精神。
結構分析
現代使用情況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多用于古文或特定語境,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協作與支持的内涵。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上石齋師》原文或相關古籍解析。
共奬(gòng jiǎng)是一個含有“共”和“奬”兩個漢字的詞語。下面将對共奬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解釋。
共奬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八”(bā)和“女”(nǚ),共奬的總筆畫數為10。
共奬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而成。共是指人或事物共同的、共享的意思;奬是指鼓勵或獎勵的意思。因此,共奬表示鼓勵和獎勵大家共同參與的事情。
共奬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共獎”。
在古代漢字中,共奬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仍然包含了“共”和“奬”兩個字。
1. 他因為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現,獲得了共奬。
2. 她通過辛勤努力,赢得了共奬。
共同、共享、奬品
表揚、獎勵、激勵
批評、懲罰、責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