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津涯的意思、津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津涯的解释

(1).岸;水边。《书·微子》:“今 殷 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 孔 传:“言 殷 将没亡,如涉大水无涯际,无所依就。” 宋 李纲 《小字 华严经合论 后序》:“如泛巨海,浩无津涯,必观星斗乃辨方所。”

(2).范围;边际。 唐 高适 《三君咏·郭代公》:“ 代公 实英迈,津涯浩难识。”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今人读 杜 诗,见汪洋浩博,茫无津涯,随羣尊慕而已,莫知其所从也。” 王闿运 《<八代文粹>序》:“自餘撏摭,莫识津涯。”

(3).依靠,凭依。《朱子语类》卷一○四:“某是自十六七时下工夫读书,彼时四旁皆无津涯。” 清 金农 《书<和靖先生集>后》诗:“不婚不宦失津涯,身后高名动慕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津涯"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语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本义:水边与渡口

  1. 地理概念

    "津"指渡口,"涯"指水边,合称泛指河流岸畔或渡口处。

    例证:

    《尚书·微子》载:"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形容面对浩渺河水茫然无措之态。唐代高适《送萧判官》诗:"溪水堪垂钓,江津耐涉渡"中的"津"即渡口义。

  2. 空间边界象征

    䪨引申为事物的边际或界限,如《庄子·秋水》"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暗含认知的有限性,与"津涯"的边界义相通。

二、引申义:学理法度的准则

  1. 学术与道德的规范

    宋代理学家借水岸意象喻指学问根本,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强调治学需"寻得津涯",即确立根本准则。清代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亦以"津涯"指义理法度。

  2. 行为规范的隐喻

    王引之《经义述闻》释《诗经》"诞弥厥月"时,以"津涯"喻礼法尺度,强调言行需合于规范。


语源参考

现代应用

该词今多见于古籍研究及哲学论述,如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论宋明理学时多次使用"义理津涯"概念,强调思想体系的根本原则。

网络扩展解释

“津涯”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1. 岸;水边
    这是该词最基础的释义,常用来描述水域的边缘。例如《尚书·微子》中“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比喻殷商灭亡如同渡大水时找不到岸边,表达无依无靠的困境。宋代李纲的《小字华严经合论后序》也以“浩无津涯”形容浩瀚无边的海洋。

  2. 范围;边际
    引申为事物的界限或范围。唐代高适在《三君咏·郭代公》中用“津涯浩难识”形容人物气度恢宏、难以捉摸;元代刘埙则以“茫无津涯”描述杜甫诗歌的广博深奥。

  3. 依靠;凭依
    此义项强调依托或凭据。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提到“四旁皆无津涯”,指缺乏可依赖的学问根基。清代金农的诗句“不婚不宦失津涯”则暗喻失去人生方向。


该词核心与“水岸”相关,通过比喻延伸出“界限”和“依托”的抽象含义,常见于古籍及文学作品中。如需更详细例句或不同语境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边调笔干比肩并起不同酬报垂钓触机词根粗株大叶断行炖锅放诸四海而皆准匪盗负慝构堂诡诙鼓翼后佛瘊子甲揘毕恢燿藿藜浆酒藿肉皎镜鲸蜡敬老慈少警省箕箒妇觉寤柯半困没长牢丸恋诗灵门龙轩弭髦冥子里年经国纬挪挱旁车便言仟眠樵家青嶂弃繻年仁董乳娘三失扇笼慴愕双杠水冲泰宁摊挡韬奇蛈母望养贤赘销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