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lose]∶貼身的
緊身大袍
(2) [succinct]∶衣服剪裁得不寬大的
(1).緊貼身體。 丁玲 《母親》三:“另外還有六七個人,跟班不像跟班,打手不像打手的,穿着緊身紮靠,也站在那裡。”
(2).指瘦而緊的貼身上衣。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六部分一:“上上下下的人,除了棉套褲、棉緊身早已穿起之外,上人們還要穿羊皮襖,狐皮袍。”
“緊身”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形容貼身狀态
指物體或衣物緊貼身體,強調包裹感或束縛感。例如:“緊身大袍”“棉緊身”等描述,均體現衣物與身體的貼合性。
服裝剪裁特點
特指剪裁設計不寬松的衣物,如“瘦而緊的貼身上衣”。這類服裝通常能凸顯身體線條,常見于旗袍、運動服等款式。
文學描述
丁玲《母親》中用“緊身紮靠”形容人物裝束,體現幹練形象;李劼人作品中提到“棉緊身”,反映傳統服飾特點。
現代服裝分類
與“修身”不同,緊身更強調直接貼合身體,可能帶來束縛感;而修身通過立體剪裁修飾身形,視覺上顯瘦。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文學作品中的用法,可參考、2中的例句來源。
緊身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衣物或物體與身體緊密貼合、貼身的狀态或特征。它常用來描述緊身衣、緊身褲等貼合身體的服裝。
緊身的部首是纟(糾),筆畫數為4。
緊身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最早出現在明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五回:“法正即叱令牙門吏兩邊施鞭,綁起一處,着緊向前,盡用心力。”後來,緊身開始用于形容緊貼于身體的衣物,且經常出現在虛構作品中。
繁體字“緊身”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漢字“緊身”的寫法并不同,它的寫法根據時代和地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如隋唐時期常寫作“襟身”、或者寫作“噤身”等。隨着文字的發展,現代漢字的寫法逐漸統一為“緊身”。
1. 她穿上一件緊身的白色連衣裙,顯得身材更加窈窕動人。
2. 運動員訓練時通常會穿着緊身的運動服,以便更好地展示身體線條。
1. 緊身褲
2. 緊身衣
3. 緊身連衣裙
4. 緊身運動服
1. 貼身
2. 緊貼
3. 合身
1. 寬松
2. 松脫
3. 寬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