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羹匙的美稱。 清 吳孟堅 《明洪武》詩:“調露金杓分 鎬 宴,閲江寶翰奠 瀍 圖。”
“金杓”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金杓”讀作jīn sháo,原指羹匙的美稱,即用金屬(如黃金)制成的勺子,常用于形容貴重或精緻的餐具。部分資料提到它也可比喻富貴顯赫的家庭,但這一用法較為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吳孟堅的《明洪武》詩:“調露金杓分鎬宴,閲江寶翰奠瀍圖。”此處“金杓”指宴飲中使用的精美器具,體現奢華場景。
“金杓”的核心意義是對金屬羹匙的雅稱,常見于文學描寫。若需進一步驗證其比喻義,建議查閱更多權威古籍或語境例證。
《金杓》是一個由金字和杓字組成的詞語。金指金子,杓指一種盛裝酒水的器皿,所以《金杓》的意思是用金子制成的杓子。
《金杓》的部首是金字的金部和杓字的木部。
金字的筆畫數為8,杓字的筆畫數為7。
《金杓》一詞最早見于《莊子·使足》一篇,其中描述了仙人修煉的場景。在這個故事中,仙人手持金杓,盛取甘露救飢渴之人。後來,《金杓》也成為了形容極其珍貴和寶貴的東西。
《金杓》的繁體字為「金杓」。
古時漢字寫法常有變化,但《金杓》這個詞的字形并無特殊的變化。
1. 那個寺廟裡供奉着一尊用金杓盛取甘露的佛像。
2. 這把金杓是我家從世代相傳的珍寶。
金杓裡面的金字可以組成詞語如:金銀、金色、黃金等。
杓字可以組成詞語如:鏟杓、木杓、杓豆等。
近義詞有:金勺、金匙,都指用金子制成的餐具。
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因為《金杓》這個詞是形容寶貴的杓子,而沒有特指非金材質的杓子。
【别人正在浏覽】